【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并发症多且严重。本文就我院近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并对老年及中青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年1月~2006年2月在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消化性溃疡病人263例,男191例,女72例,男女比2.65∶1,平均年龄51岁(15~86岁)。按≥60和<60岁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老年组107例,平均70岁(60~86岁),中青年组156例,平均37岁(15~59岁)。
1.2 方法 251例为胃镜诊断(FUJINON EVEW-88A),12例因穿孔行手术诊断,所有胃溃疡患者均行组织活检,活检为良性并未行手术治疗的胃溃疡患者随访1年排除胃癌。全部患者均询问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史,241例取胃窦黏膜组织1块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既往有胃癌病史、应激性溃疡、吻合口溃疡、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血液疾病所致出血的病例除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χ2检验,如有必要,采用Yates校正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老年组有典型症状者显著少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溃疡特点 263例溃疡中,胃溃疡93例,十二指肠溃疡132例,幽门管溃疡12例,贲门溃疡9例,复合性溃疡17例。两组患者溃疡发生部位的构成比较见表2。另外,老年组与中青年组胃多发溃疡分别占13.1%和5.1%(14/107 vs.8/156,P=0.022),溃疡直径≥2 cm者分别占17.8%和9.0%(19/107 vs.14/156,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十二指肠多发溃疡分别占8.4%和10.9%(9/107 vs.17/156,P=0.5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溃疡中恶性27例(占10.5%),其中老年组恶性胃溃疡24例(占22.4%),中青年组3例(占1.9%),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1例恶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手术证实为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壁。
2.3 并发症 老年组81例(75.7%)伴有其他慢性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肝硬化和骨质疏松等;中青年组29例(18.6%),主要为慢性肝炎、高血压、尿路结石和肝硬化等,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
2.4 Hp感染及NSAIDs相关的溃疡 241例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总阳性率71.4%,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患者Hp阳性率分别为74.8%(89/119)和67.1%(57/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与NSAIDs相关的溃疡共54例,占20.5%,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分别为35.5%(38/107)和10.3%(16/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比较表2 两组溃疡的构成比较
2.5 治疗与转归 235例良性溃疡患者中,12例溃疡穿孔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痊愈;12例幽门梗阻患者有8例经内科治疗好转,4例行手术治疗;98例出血患者有90例经药物和内镜止血治疗痊愈,7例因内科治疗无效或再出血行手术治疗,其中老年组6例,中青年组1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老年组1例因基础情况差,不能手术而死于失血性休克;113例无并发症患者均行根除Hp和抑酸治疗,91例(80.5%)症状完全消失,22例(19.5%)明显好转;4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