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1 气管内套管阻塞
1.1 原因及紧急处理。气管内套管可被痰痂、血痂或其他异物阻塞,本组3例发生内套管阻塞,均为慢性阻塞性肺 部疾病(COPD)病人,2例梗阻发生在夜间,1例发生在更换小号气管导管后18h,病人均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受阻,检查气管内套管均被痰痂阻塞。经更换同等型号的消毒内套管后气道恢复通畅。痰痂形成的原因是病人肺部感染重,呼吸道分 泌物多且脓稠,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加可达800ml/d,若湿化不充分,易造成痰液干燥易结痂。
1.2 预防措施。(1)病室内备用合适的消毒内套管,以防紧急情况下置入不合适的内套管而影响机械通气病人通气或因来不及消毒而造成呼吸道感染。(2)加强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并间断滴入湿化液,每次2,3ml或在气管导管口覆盖一层纱布并固定之,将滴入针头别在纱布上,以 每分钟0.2~0.4ml, 24h 250~300ml的速度滴入湿化液,其湿化效果较常规湿化法好 。对机械通气病人应开启电热湿化器,并及时添加湿化液,湿化液选用无菌蒸馏水,湿化温度控制在28~32 ℃;对痰液粘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器,将装有药液的药杯与呼吸机上的雾化装置和呼吸机管道相连,开启后随呼吸机送气达到稀释痰液、控制气道感染的作用。(3)定时翻身、叩背,正确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 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和粘稠度,根据痰液性质配制湿化痰。
2 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2.1 原因及紧急处理。气管套管可因导管系带固定太松,病人烦躁不合作,剧烈咳嗽或术后皮下气肿逐渐加重;支撑呼吸机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等原因脱出或旋转。本组2例病人发生气管导管全部脱出气管外,5例病人出现气管套管旋转窒息,均因及时发现而获救。气管套管脱出需更换气管套管,而气管套管旋转窒息,则只需将病人平卧,将气管套管复位气道即可恢复通畅 。
2.2 预防措施
    (1)对气管切开病人应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无影灯、气管切开包 。因气管切开后2,3 d内尚未形成良好瘘管,如发生脱管,再次置管较为盲目,以上用物是再次置管所必需。
    (2)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头部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给病人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 通气而致窒息。
    (3)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 ,松紧以能容二指为度。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4)神清不合作或烦躁者应约束双上肢,并给予适量镇静剂,有统计证明适当镇静能明显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3 气管套囊滑脱阻塞气道
    本组病人1例发生气管套囊滑脱,为使用金属气管套管进行呼吸支持者。是因气囊固定不紧 密,滑脱并移至气管套管内口处,充气后阻塞气道。病人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取出内套管后呼吸困难仍未能改善,气管套管口无气体进出,而气囊放气后缺氧症状反而有所缓解,这 说明并非气管内套管阻塞,而是气管套囊滑脱阻塞气道,此时必须将气囊放气,增大吸入气潮气量或吸氧浓度,并配合医生立即更换气管套管。预防措施: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气囊是否漏气,并将气囊固定牢固,防止滑脱,以减少不必要的换管次数。
4 气管外肿瘤压迫致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梗阻
    本组病人1例,因“重症哮喘”收住ICU,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第4天停用呼吸机,生命体征平稳,第5天拔除气管插管,病人再次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经解痉平喘处理后症状不能缓解,而重予气管插管下行气管切开术,置入内径10mm气囊式套管,给予呼吸支持,但病人呼吸状态改善不理想,氧饱和度仅能维持在90%左右。因病人是食道癌术后患者,怀疑是食道癌复发压迫气道影响呼吸,随即换入7号气管插管,病人呼吸状态迅速改善。分析其原因是肿瘤压迫气管时间过长造成气管软化塌陷,而气管套管长度有限,内径10mm,套管长度仅80mm,其支撑范围小,不能通过被压迫段气道,而气管插管长度足以通过,从而缓解呼吸道梗阻。
5 气道大出血引起窒息
5.1 原因及紧急处理
    本组病人3例出现气道大出血,其中1例因凝血功能障碍,无法止血而死亡,2例经积极止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第七例——全身皮肤硬化,活动后呼吸困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西宁地区严重创伤患者并发成人呼吸窘迫
    13碳尿素呼吸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多种呼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穿琥宁治疗小儿反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
    浅论用肺脾相关理论指导治疗小儿反复呼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危险因素及
    颈髓损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与护理
    呼气末正压对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无创面罩 鼻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
    营养疗法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2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