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透析病人并发高血压,临床中发现一些高血压病人贫血较重,且促红素治疗效果欠佳;高血压对透析病人的贫血有没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现调查镇江两所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了解透析病人的高血压对其贫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两所血液净化中心105例血液透析病人(3例慢性出血者除外)进行了调查,男72例,女33例。年龄24~91岁,平均56.2岁。透析年限为4个月到15年。根据有无高血压及是否应用促红素将病人分为4组。Ⅰ组为高血压不用促红素组;Ⅱ组为高血压应用促红素组;Ⅲ组为没有高血压不用促红素组;Ⅳ组为没有高血压应用促红素组。
1.2 方法 常规测定透析前后尿素氮及肌酐,评价透析充分性。测定血红蛋白量,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病人的血红蛋白。包括用与不用促红素之间的比较。血红蛋白均在透析开始时从透析管路动脉端采集。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透析病人之间在年龄、透析年限、透析频率、透析充分性、促红素应用剂量方面,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2.2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透析病人比较 显示高血压组病人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分别为(77.29±14.15)g/L和(88.03±15.54)g/L,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Hb比较注:与高血压组比较,*P<0.01
2.3 高血压不用促红素组(Ⅰ组)与非高血压不用促红素组(Ⅲ组)病人比较 显示Ⅰ组病人血红蛋白明显低于Ⅲ组病人的血红蛋白[分别为(75.8±13.93)g/L和(86.22±15.08)g/L,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高血压应用促红素组(Ⅱ组)与非高血压应用促红素组(Ⅳ组)透析病人间的比较 显示Ⅱ组病人血红蛋白明显低于Ⅳ组病人的血红蛋白[分别为(77.92±14.34)g/L和(99.6±14.74)g/L,P<0.0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2 不用促红素高血压组与不用促红素非高血压组Hb比较注:与不用促红素高血压组比较,*P<0.01表3 应用促红素高血压组与应用促红素非 高血压组Hb比较注:与应用促红素高血压组比较,*P<0.01
3 讨论
在慢性肾衰病人透析前大约80%存在高血压[1],透析后由于容量得到控制,相当一部分病人血压恢复到正常,不用或少用降压药,但透析病人仍有约40%~50%的人存在高血压[2]。我们调查的两个透析中心透析病人高血压发生率为64.8%,高于文献报道,可能与一些病人由于应用促红素,使透析病人血压增高有关;另外可能与我们调查时将药物可控制的高血压包括在内以及透析后血压正常而透析前血压高的病人也包括在内有关。高血压严重影响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透析病人血红蛋白高低是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高血压对病人血红蛋白有否影响,目前还没有文献报道。我们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组病人血红蛋白明显低于非高血压组病人;且高血压用促红素组与非高血压用促红素组相比,高血压不用促红素组与非高血压不用促红素相比,前者血红蛋白明显低于后者。说明高血压明显影响透析病人的血红蛋白的升高,这种影响在应用促红素情况下,也同样存在。
透析病人的高血压影响透析病人的血红蛋白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