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损毁侧(右侧)对照组63.60±0.15*
3.63±0.40
黑质部分损毁组63.25±0.39**2.67±0.25△黑质完全损毁组63.45±0.49*0.98±0.29△ 注:同组左、右侧比较 * P>0.05 ** P<0.005; 与正常组同侧相比 △ P<0.001
2.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从表2可见,黑质部分损毁模型损毁侧(右侧)多巴胺(DA)、二羧苯乙酸(DOPAC)和3-甲氧-4-羧基苯乙酸(HVA)较左侧分别减少39%、41%和70%;黑质完全损毁模型右侧比左侧分别减少98%、96%和97%。表明部分损毁模型的DA生化能代表PD早期的生化改变。
表2 HPLC-ECD检测大鼠离体纹状体DA、DOPAC、
HVA的含量(±s μg/g湿组织)
组别 鼠数 (只)
DA DOPAC HVA 对照组4 左侧 2.971± 0.194
0.866± 0.125
0.986± 0.080
右侧 3.039± 0.184
0.956± 0.146
1.056± 0.267
黑质部分损毁组4 未损毁侧(左侧) 2.897± 0.213
1.034± 0.218
1.089± 0.327
损毁侧(右侧) 1.759± 0.408*△
0.612± 0.58
0.328± 0.25**
黑质完全损毁组4 未损毁侧(左侧) 2.831± 0.204
0.965± 0.087
0.853± 0.078
损毁侧(右侧) 0.043± 0.018**△△
0.037± 0.014**△△
0.028± 0.011**△△
注:同组左右侧相比 * P<0.05, ** P<0.001;与正常组同侧相比 △ P<0.05, △△ P<0.001 结合125I-β-CIT在PD大鼠放射自显影图像的灰度测定值,可以发现在部分损毁模型生化改变早期,DA含量降低39%时DAT自显影图像即可显示出左右侧差别。
3.TH免疫组化:在黑质部分损毁及完全损毁的PD模型上,6-OHDA未损毁侧(左侧)黑质致密带内可见密集的TH阳性细胞呈棕褐色,网状带内以及腹侧背盖(VTA)亦可见一些TH阳性细胞,左侧纹状体部位可见细而密集的TH阳性纤维。黑质部分损毁PD模型的损毁侧黑质致密带以及网状带尚存在一些TH阳性细胞,以网状带为多,纹状体亦见到相对密集的TH阳性纤维。在黑质完全损毁PD模型的损毁侧(右侧)黑质致密带以及网状带未见TH阳性细胞,VTA部位有少量TH阳性细胞,纹状体部位仅有少许细而稀疏的TH阳性纤维(图2)。
讨论
DAT是位于纹状体DA能神经元突触前膜的一种膜蛋白,DAT密度的改变与DA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相一致。1993年有人用123I-β-CI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SPECT)检测正常人和PD患者DAT功能显像,证实PD患者DAT下降[4]。
文献报道PD初期的壳核18F-Ddopa摄取率降低30%,表明18F-Ddopa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可以在PD亚临床期检测黑质DA能神经元的功能[5]。同时,也有资料表明早期PD患者基底节DAT功能较正常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