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中国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缺失的分布特点

对引物(增加12号)总检出率可达46%,占9对引物检出人数的96%。

  讨论

  dystrophin基因突变55%~65%为缺失,且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中央缺失热区位于44~53号外显子区域,占所有缺失的70%左右;5′端缺失热区位于3~19号外显子,占20%左右。Chamberlain等[5]的9对引物可检测出80%的缺失患者,Beggs等[6]又增设了另9对引物(肌肉特异性启动子、外显子3、6、13、43、49、50、52和60号),发现这18对引物可检测出98%的缺失患者。以上研究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信息。

  dystrophin基因长达2.4 Mb,其所包含的79个外显子仅占整个序列的0.6%,因而内含子大是其显著的特点。早期的研究表明,该基因缺失断裂点的分布是非随机的,因而许多学者认为该基因最长的2个内含子(44和7号)是该基因断裂的高发区。

  本资料显示9对引物的总检出率为51%,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13]。但对缺失断裂点的分析发现,72%的缺失断裂点位于44~51号内含子内,以44号内含子最多(22%),50、51号内含子次之(分别为17%、1

3%)。约50%的断裂点位于45~51号内含子内,是44号内含子的2.3倍。国内274例DMD/BMD患者9对引物的缺失总检出率为48%,缺失外显子以48号最为常见,45、51号次之。

  以上结果与部分文献报道相似。Danieli等[15]报道,在部分欧洲人群中位于45~51号内含子内的断裂点是44号内含子的2.6倍。在保加利亚人,dystrophin基因的总缺失率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似,但54.7%的断裂点位于45~51号内含子内,以50号内含子最多(16%), 而断在44号内含子内的比率为13.2%[4]。希腊[3]和土耳其[16]也发现,在50号内含子内断裂点有聚集现象。45~51号内含子的总长度不超过270 kb,仅较44号内含子大30%左右。50号内含子长约45 kb, 长度仅为44号内含子的1/4。提示至少在国内及以上人群中,不仅44号,45~51号内含子也是高度不稳定的,尤其是50号内含子。在以上人群中,这一区域的内含子容易发生断裂。

  本资料中7号内含子断裂较少,仅4%的断裂点位于该内含子。对其他资料[7 -14]统计结果也发现,国内DMD/BMD患者4号和8号外显子缺失少见,仅分别占1%、5%。这一结果低于国外的报道 (12.5%)[17],提示7号内含子可能不是国内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断裂高发内含子。7号内含子是否是中国人真正的缺失热区,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对国内207例完整资料的分析表明,国内5对引物的检测效果与9对引物接近,其总检出率达46%,占9对引物的96%。我们认为, 在国内如果受条件限制,可以考虑用5对引物来替代9对引物检测或先行5对引物检测。对于条件较差的医院可以根据本研究统计的引物最佳组合,酌情选择检测引物。行48号、17号外显子的二重PCR扩增,可筛选出35%的DMD/BMD患者,对于全国范围内DMD/BMD的筛选,尤其是结合其他方法进行大范围的产前筛选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选择。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9870804)、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No.970061)、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基金(No.97040229)、CMB基金(No.98-677)资助课题

  参考文献

  1 Roberts RG, Gardner RJ, Bobrow M. Searching for the 1 in 2 400 000: a review of dyst


rophin gene point mutations. Hum Mutat, 1994,4: 1-11.

  2 Shomrat R, Gluck E, Legum C, et al. Relatively low proportion of dystrophin gene deletions in Israeli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 patients. Am J Med Genet,1994, 49: 369-373.

  3 Florentin L, Mavrou A, Kekou K, et al. Deletion patterns of Duchenne and Becker muscular dystrophies in Greece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中国儿童营养研究的进展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
    中国人着色性干皮病遗传互补组分析
    一个中国人群哮喘与5号染色体的连锁分
    中国西北三省区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
    中国北方儿童格林
    中国人群D20S16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中国人胃癌组织微卫星DNA的不稳定性研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付氧酶基因多态
    瘦素基因nt 19 A G变异与中国人2型糖尿
    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编制报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