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TVP中出现闭孔神经和阴茎勃起反射的原因分析

右侧5例,左侧3例。8例患者增生的前列腺均明显突入膀胱,其中6例三叶均有增生(Ⅲ度),2例以两侧叶增生为主(Ⅱ度)。闭孔神经反射均发生于气化双侧叶3点、9点并靠近膀胱颈部的位置时,发生反射时的气化功率均在240 W以上。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时,切除侧下肢急剧内收、内旋,使正常气化无法进行。经有关处理后,术中闭孔神经反射消失或明显减轻,该部位的前列腺组织被顺利气化或切除,无一例发生膀胱穿孔或大出血。但有1例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强度大、时间长的患者,术后1周出现同侧下肢静脉血栓,经溶栓等保守治疗后,于术后3周痊愈。

  2.2 阴茎勃起反射

  7例患者术中发生阴茎勃起反射,均为Ⅰ度增生的患者。阴茎勃起反射均发生于气化至前列腺包膜5点及7点的位置时,而此时的气化功率均在240 W以上。表现为阴茎中度充血并有与气化同步的阴茎间断勃起,术者必须站立才能继续进行手术。此时只要适当减小气化功率或改用电切,即可使该反射消失或变弱。

  3 讨论

  TVP是一种电能手术,对人体组织的效应受组织因素(包括组织成分和阻抗、热衰减效应)和切割电流等有关因素(包括频率、波型等)的影响。作TVP的单纯切割功率为200~300 W,而300 W的电气化功率相当于60 W的激光气化功率;电气化时的电流波型为持续高频正弦波,频率在(4~10)×104 Hz之间。如此高频电流对神经是无刺激作用的,在术中不应该发生神经反射。本组术中之所以会发生神经反射,是因为在高频电流中混有低频电流〔1,2〕。我们以往的1 000多例患者在TURP术中未曾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和阴茎勃起反射,与TVP相比,TURP的电流输出功率较小,组织穿透深度较浅。

  3.1 闭孔神经反射及防治

  闭孔神经由第2~4腰神经前支的前股纤维构成,在腰大肌后面一直下降,在骨盆入口附近,由腰大肌内缘出现,循骨盆侧壁前进,穿闭孔管到闭孔膜的前面,有数个分支,支配相应的肌肉及膝关节和髋关节。闭孔神经受刺激时主要表现为下肢
内收、内旋,影响正常气化。侧叶增生的BPH患者,膀胱颈部3点、9点位置的前列腺组织与闭孔神经的分支靠得最近,所以,电气化该部位的前列腺组织并接近包膜时最易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此时术者一定要加倍小心,一旦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应采取相应措施:①降低输出功率至200 W左右;②及时排尽潴留于膀胱内的液体和气体,尽量减小膀胱的充盈程度;③适当降低两侧膝关节的高度,并使两下肢向中心适度靠拢,将夹角缩小至60~90°;④缩短每一次气化的时间,尽量不采用逆行法或挖除法〔3〕;⑤改用电切环电切切除该部位的前列腺组织。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不能防止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因此,如确有必要时可考虑采用全麻。

  3.2 阴茎勃起反射及防治

  来自T11~L2的交感神经束与来自S2~S4的内脏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传出支一起构成骨盆神经丛。盆腔脏器和外生殖器的自主神经支配来自骨盆神经丛。骨盆神经丛的中心在腹膜后直肠两侧,距肛门5~11 cm,在矢状面上与精囊顶部处于同一水平,并位于其后方。骨盆神经丛的内脏支支配膀胱、输尿管、精囊、前列腺、直肠及阴茎海绵体等。支配阴茎海绵体的神经支走行于前列腺包膜两侧,位于前列腺包膜与直肠之间,在膀胱颈部左右两支经过5点和7点处,在尿道膜部水平约经过3点和9点,在尿生殖膈的远端走行于阴茎背动脉和背神经的后方,最后进入阴茎海绵体〔4〕。电气化至接近前列腺包膜5点、7点位置时,气化电极距两侧神经支最近,最易刺激这两支神经而产生阴茎勃起。适当减小电气化电流强度或改用电切,可减弱或消除该神经反射。术中出现阴茎勃起反射的患者会不会出现术后勃起功能下降,目前尚不清楚,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Kaplan S A,Te A E.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the prostate:A novel method for treating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Urology,1995,45:566~572

  [2]郭应禄主编.腔内泌尿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139~139

  [3]叶敏.经尿道电气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7,18:702~704

  [4]Walsh P C,Retik A B,Vaughan E D,et al.Campbell′s urology.W B Saunders Company:Seventh Edition,1998.2565~2567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
    新型病毒TTV感染的初步探讨
    TTV感染研究进展
    泉州地区肝炎患者TTV感染状况调查
    中国部分地区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的分
    一种新病毒TTV的研究现况
    非甲 庚型肝炎患者中TTV感染的研究
    输血传播病毒 TTV 研究进展
    TUVP术后尿道不同部位狭窄的原因和防治
    TUPKVP及术前应用非那雄胺的临床疗效观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