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 |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 摘要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电唑巴坦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肺部感染的老午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iv,bid,病情严重者q8h,对照组采用头孢派酮/舒巴坦2.0g,iv,bid;疗程均为7~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0%,有效率90.0%,细菌清除率77.8%,对照组治愈率53.1%,有效率87.5%,细菌清除率76.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患者肺部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肺部感染 哌拉西林/他唑巴坞 头孢派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属于第三代青霉索类抗菌药物,加入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青霉烷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G-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较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增强了其抗菌活性和拓展了抗菌谱。为正确评价其临床疗效,我们对62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我院2004年6月~2005年5月诊断为62例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均>60岁, 平均年龄69.5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者19例,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者3例,细菌性肺炎5例,肺癌继发感染者1例,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2例,对照组32例, 男23例,女9例,均>60岁,平均年龄71.2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者18例,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者4例,细菌性肺炎7例,肺癌继发感染者3例,支气管哮喘继发感染1例。临床表现:治疗组中3例咯血,8例发热,4例有呼吸困难,5例有胸痛。对照组中5例咯血,10例发热,6例有呼吸困难,4例有胸痛。两组患者均有咳嗽、咯痰,听诊肺部都有湿啰音,肺部x线检查显示均有单处或多处感染阴影。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轻重方面都具有可比性。1.2 剔除标准 ①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者;②有意识障碍或感知障碍,不能很好配合者;③严重肝肾功能衰竭,肌苷清除率<30ml/min,或者需要血液透析者。1.3 给药方 治疗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iv,bid,病情严重者q8h,对照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0g,iv,bid,疗程均为7~10天。 1.4 临床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咳嗽、咯痰、咯血的量和颜色、呼吸困难、胸痛、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和体征。②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象、尿常规、肝肾功能和胸片。③病原学检查:治疗前后各作一次痰细菌培养。④药物的不良反应。1.5 疗效评价 按照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临床疗效分为4级。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以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未达到显效标准;无效:治疗72h后,病情无改善或反而加重。痊愈和显效合称为有效,并据此计算有效率。细菌学按照清除和未清除来评定,清除:疗程结束后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未清除:疗程结束后原致病菌依然存在。以清除计算清除率。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n=30) 对照组(n=32)感染疾病 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n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 19 12 7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左主支气管类癌1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TGF 信号转导通路与肺纤维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