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典型肺癌12例误诊分析 |
|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初诊时10例患者均连续3次痰抗酸染色涂片,实验结果均为阴性;首次痰脱落细胞检查8例全部结果阴性,连续3次检查2例阳性。10例首次纤维支气管镜刷检为炎症或慢性炎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4例,阴性4例。 3 讨论 肺癌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医生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有关,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不典型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认识不足及工作上的不细致,导致误诊,或病人长期在基层或门诊治疗,从而延误了诊断的时间,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机会。12例误诊病人7例来自基层医院,5例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误诊原因:①满足原发病的诊断,而对不典型肺癌临床症状和体征认识不足、工作上的不细致及老年人常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X线有斑片影、云絮状阴影,临床医生轻易满足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肺炎、肺结核的诊断,造成误诊,此类误诊共7例,占58.3%。其中2例高血压患者头痛、头晕加重伴恶心、呕吐、精神状态异常,仅满足于原高血压病的诊治,未拍胸部X线平片,2个月后行头颅CT检查发现脑转移瘤,才行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后确诊为肺癌。在无肺部症状而以脑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病人就极易造成误诊。肺癌颅内转移而未发现肺部原发癌症状时,有人称之为“脑先行型肺癌”[1]。文献报道占肺癌病人的1%[2]。②X线表现不典型,过分依赖胸部X线平片及一次纤微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缺乏对胸片所显示阴影的动态分析。本文酷似继发性肺结核3例(右上叶尖后段斑片状、条索状阴影),首次纤微支气管镜检查仅表现为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未见管腔狭窄及新生物生长,病理未找到癌细胞。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后阴影先缩小后扩大,再次行纤支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后确诊为肺癌,其中2例第3次纤支镜检查后确诊。似结核球1例,随访两个月后球形阴影扩大,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腺癌,误诊时间1~3个月,误诊率25.0%。③过分相信早期的胸水检查结果及抗痨效果,未及时进一步检查。1例胸腔积液患者,早期抽胸水、抗结核治疗后胸水减少,一月后胸水再次增多,肺部出现肿块,行胸膜活检后确诊为肺癌胸膜转移。④对肺癌肺外症状认识不清,本组1例无诱因的声音嘶哑,就是因为主动脉弓下淋巴结转移压迫喉返神经所致,临床误诊为喉炎。1例因下肢疼痛,轻微咳嗽,于外科就诊,诊断骨质增生,误诊长达一月。有报道老年人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2%[3]。其转移部位以胸部骨骼最常见,其次为脊柱、骨盆、四肢长骨等,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病变,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但无畸形。临床多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复习文献,目前运用X线、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80~90%的肺癌可以及时诊断。但确诊时大多已为晚期,致使五年生存率不高[4]。值得重视的是,很多不典型病例因缺乏肺癌的特异性表现而造成早期误诊。因此,为防止误诊,提高对肺癌特殊情况的认识,尤其对缺乏临床表现、胸片不典型、支气管镜检查又无阳性发现、对症治疗无显著变化的患者,无论病史长短,年龄大小均应提高警惕。对X线影像学检查动态分析,特别是抗炎治疗后,其阴影吸收缓慢、治疗后阴影反而增大者,或在一定部位出现反复发作的病变,应考虑到肺癌的可能。需仔细询问病史,反复进行检查,特别对有多年吸烟史且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出现血痰,应注意胸片或CT动态变化,反复查痰找瘤细胞,行纤支镜检查,在允许的情况下,多点钳取活检,同时刷片,分泌物灌洗液等多方送检为宜,必要时复查。胸腔积液患者,早期抽胸水、行胸膜活检及胸水脱落细胞检查。注意以肺外症状为首发症状的肺癌:无诱因的声音嘶哑,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原有高血压患者出现精神状态异常时,应常规拍胸片及头颅CT检查。 参考文献 1.彭玉珍.以脑转移为首发表现的肺癌15例误诊分析,1999;12(2) 2.肖光莉,杨宗贻,汪楣,等.肺癌脑转移的放射治疗.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1;5(1):19 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药大学出版社,1993.841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十一版,2002.1593~1604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气管套管内结痰痂的原因及预防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膜炎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