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5 碳酸氢钠结合0 45 氯化钠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
|
2.5%碳酸氢钠结合0.45%氯化钠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关键词 2.5%碳酸氢钠 0.45%氯化钠 人工气道 湿化 人工气道建立后完全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与湿化作用,未经湿化的干燥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湿化不良的并发症,还可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致使气道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学改变,造成气管内分泌物干燥、粘结,阻塞气道,影响正常通气,引起肺部感染。我院2003年4月至2006年2月对45例人工气道病人应用2.5%碳酸氢钠吸痰前行气道冲洗结合0.45%氯化钠行气道湿化,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75例病人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少12岁,平均41.37±1.54岁,气管插管54例,气管切开21例,为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后,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需要靠人工气道维持供氧和排痰的非呼吸支持病人,留置时间最长28d,最短1d,平均17.62±5.117d。1.2 方法 将75例人工气道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试验组4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a-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行人工气道定时间断湿化;试验组45例采用0.45%氯化钠250毫升用输液泵持续人工气道内泵入,输液管尾端头皮针去除针头固定于气道内6~8cm处,按每小时8~10ml持续泵入,每次吸痰前用2.5%碳酸氢钠3~5ml行气道冲洗。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口才痰液湿化效果比较组别 例数 痰液稀薄 痰液粘稠试验组 45 43 2对照组 30 22 8 注:用x2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253 讨论 传统的人工气道湿化一般是应用a-糜蛋白酶加生理盐水间断定时湿化,但糜蛋白酶为蛋白质,曾有过敏报道。痰液呈酸性,碱性液体使积液易于稀释,生理盐水进入支气管内水分蒸发快,沉积肺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引起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0.45%氯化钠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1]。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气道干燥、缺水,但是不能满足人工气道持续湿化的要求,痰液粘稠易干燥结痂,排出不畅。另外,由于每次气管内注入湿化液后,液体迅速流入下呼吸道,易引起刺激性咳嗽及粘膜出血,而刺激性咳嗽易将湿化液咯出而影响湿化效果。而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避免反复人工滴药减少因操作次数过多而带来的气道污染,减少湿化过程中对气道的刺激,痰痂的形成,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42.5%碳酸氢钠结合0.45%氯化钠进行人工气道湿化的注意事项4.1 严格掌握吸痰时间,以免加重病人缺氧,吸痰前行气道冲洗时应在病人吸气时注入,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秒,每次吸痰前后各给2~3分钟纯氧或高浓度氧吸入,以防止缺氯,每次吸痰时严密观察脉搏血氯饱和度,如有明显的脉搏血氯饱和度下降或颜面紫绀要立即停止操作。4.2 配制好碳酸氢钠液体注明开启时间,每24h更换一次。4.3 每次吸痰前可给病人进行翻身,同时空心手拍背,清醒病人鼓励其咳嗽,再吸痰,效果更好。参考文献1.俞青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388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2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