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钾保护液对离体肺保护的实验研究 |
|
4 h比较P<0.05),但保存2 h与4 h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异。而在LPD组,保存各时间LR无明显变化,但保存8 h后LPD组LR明显低于EC组(P<0.05)。 2.2 肺血管阻力 两组中保存8 h内均无明显增高(P>0.05)。虽然在各时间上LPD,PVR均小于EC组,但统计学上无差异。 2.3 肺含水量及肺静脉血气(PaO2) 两组在保存各时间内无明显变化(P>0.05)。 表2 两种保护液肺灌注后效果 保存2 h 保存4 h 保存8 h LR(cmH2O/ml) EC组 0.24 ± 0.03** 0.32 ± 0.09* 0.42 ± 0.05 LPD组 0.23 ± 0.03 0.33 ± 0.12 0.30 ± 0.05△ PVR(mmHg.ml-1.min-1) EC组 2.77 ± 0.74 2.60 ± 0.63 2.70 ± 0.29 LPD组 2.55 ± 0.43 2.48 ± 0.63 2.50 ± 0.61 LW(%) EC组 85.7 ± 1.85 87.0 ± 3.60 87.1 ± 1.71 LPD组 88.7 ± 2.82 86.2 ± 4.84 87.0 ± 3.15 PaO2(mmHg) EC组 146 ± 30 165 ± 50 150 ± 43 LPD组 163 ± 38 178 ± 46 185 ± 52 LR:肺通气阻力; PVR:灌注后肺血管阻力; LW:肺含水量; PaO2:肺泡氧分压. EC组:保护液为Euro-Collins液; LPD组:保护液为低钾液. 与保存8 h比较,*:P<0.05; **:P<0.01; 与EC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离体肺保护方法主要集中于通气成分、低温保护、肺灌洗方法及灌洗液成分的研究[1,3],但目前尚未发现一种能使人体肺安全保存超过4~6 h的方法[2]。肺保护的研究对肺移植及心肺联合移植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尽管检验肺保护效果的指标很多,如肺组织学检查、生化及代谢改变、再灌注后肺功能测定等,但尚无一种标准方法来评价肺保护效果。本实验是以离体肺再灌注后肺功能为指标来评价肺保护效果。 目前采用的肺灌洗液及保护液可分为二类:(1)细胞内液型(IFS)含高浓度钾离子及低浓度钠离子。如Euro-Collins液、University of Wisconsin(UW)液等。(2)细胞外液型(EFS)含高钠低钾离子溶液,与细胞外液成分近似,如LPD液、Ringer液、Fujimura液、Rheomacrodex液等。由于应用IFS保存肾脏48 h取得成功,许多学者也将其用于肺保护方面,并有成功的报道。Starkey及Reichart分别用Euro-Collins液保存肺脏5~6 h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FS可引起严重的肺血管收缩,使离体肺灌洗不良,加重再灌注损伤,认为应用EFS可使肺保存时间延长[5]。 Yamazaki[2]发现应用IFS进行肺灌洗时,肺血管阻力明显增加,而LPD则无此现象,认为其机理是细胞外高浓度K+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去极化而引起血管收缩。Sasaki等[6]1995年的实验研究也得出相同结论。而Belzer等则认为IFS在肺保存方面优于EFS,理由是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相同,不存在离子交换,从而避免了细胞膜上ATP的消耗,同时也避免了由于钠内流而致的细胞内水肿。 本实验结果表明,EC组保存8 h后再灌注时LR明显增高,而LPD组则无明显变化。在保存4 h以内两组间LR无明显差别,而保存8 h后LPD组明显低于EC组,说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LPD对离体肺的作用优于EC组。其机理除了与EC液灌洗时致肺血管收缩而使肺灌洗不良,肺内白细胞血小板等聚集而加重肺损伤外,尚与EC液在肺保存方面的缺陷有关:由于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零,细胞膜完全去极化,大量钙离子通过电压依赖型钙通道在细胞内聚集,同时再灌注时由于细胞内钙超载而加重肺损伤[6,7]。此外LPD中所含的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预防细胞水肿及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在促进肺再灌注后功能的恢复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实验中两组肺再灌注后肺水量无明显差异,LPD组PVR虽均低于EC组,但统计学上无差别,可能与再灌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性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