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处理 |
|
非侵入性的通气设备如BiPAP。应用非甾体类镇痛药可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 11 麻醉方式 大量的研究结果并未能证明哪种麻醉方法可减少PPCs的发生。局部麻醉的优点在于无需气管插管或控制通气、无需使用肌松剂、对动脉血气的影响小。但局部神经阻滞可能会导致呼吸肌无力及咳嗽反射移植。全麻的优点在于可确保患者配合手术、完全控制气道以及可通过气管导管吸引分泌物等。其缺点在于常需使用肌松剂,而且全麻还会对患者的通气和气道调控等机制产生影响,并可能导致气道分泌物增多和支气管痉挛。使用潘库溴铵后发生肌松残余的几率大于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且潘库溴铵的肌松残余作用是引起PPCs的危险因素之一。PPCs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短效肌松药。肌松残余与发生PPCs的关系以及局部麻醉对肺部疾病患者的意义等还需进一步研究。 12 腹腔镜手术 由于腹腔镜手术属"微创"手术,因而可能更适合于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同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术后FEV1和FVC、通气及氧合作用的影响较小。上腹部的腹腔镜手术可致膈肌功能障碍。这里,手术部位可能比手术技巧的影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尚没有研究能证明腹腔镜手术可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炎、支气管炎或呼吸衰竭的发生。 13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措施 据报道,很多措施可减少PPCs的发生,如呼吸功能锻炼、完善的镇痛以及使用某些药物如茶碱等。但没有一种
方法能完全有效地预防PPCs。呼吸功能锻炼可减少PPCs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局部麻醉的预防PPCs作用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有研究表明,高危患者(上腹部手术、COPD)进行术前检查及采用硬膜外阻滞可有较预防PPCs。但最近的双盲随机研究并未能证明局部麻醉或镇痛对患者重新插管的几率、气管插管的时间或肺炎的发生率等有影响。这些矛盾的实验结果提示,PPCs的机制并不仅仅局限于疼痛或呼吸系统的应激反映。术后数日发生的间断性或持续性动脉氧饱和度下降可致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术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如合并存在贫血,则可因动脉氧含量下降而出现 心律失常和高血压。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这就可能诱发心肌缺血。术后氧疗可降低患者的心率、增加动脉氧饱和度。围手术期氧的氧疗也可是术后恶心、呕吐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降低约50%。术后即使数小时的氧疗也对患者大有裨益,对腹部重大手术患者尤其如此。因而术后氧疗不因仅仅局限在PACU内。
上一页 [1] [2] [3] [4] 上一个医学论文: 肺气肿 肺癌患者应慎重考虑手术适应征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