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媒体技术在 护理程序 教学中的应用 |
|
测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与学习水平相当的考试内容。94级与95级试卷本章节内容命题相同,总分为30分,客观题占80%,主观题占20%。
2 结果与分析
2.1 从学生学习态度调查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好处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直观性好,这一点得到90%以上学生的肯定。从学生对多媒体优势的累计认可率显示,首位是图文规范、声像清晰,易于接受和理解,占75%;其次是认为图、文、声、像的有机结合,增大了信息量,占63.88%;第三位是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单调与枯燥,形式生动、寓教于乐,占51.38%。实验的结果显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由于同时多种媒体交互应用,动静相兼,视听结合,更符合认识规律。其形象生动、直观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与注意,但只有通过教师合理的组织与应用,并与教师生动讲解,精讲启发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优势。[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已有80%以上的学生表示非常乐于接受这种教学形式。从其可接受程度的累计认可率顺序排列,学生第一感受是理解与掌握程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所提高或明显提高,占82.35%。第二感受是由于授课效果好,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该广泛采用,占70.58%。第三感受是内容生动,交互性好,富有吸引力,占63.52%。[2] 2.2 从学生学习结果测验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效 学生以接受信息者的角度来评判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从适用教学内容的累计认可率来看,临床见习演示为第一位,占78.82%。实验课教学为第二位,占64.7%。理论讲授为第三位,占43.52%。更多的学生认为理论讲授与临床见习综合运用效果最佳。本实验内容正是基于这一点,讲授与临床见习(实景演示)有机结合,使所学知识立即强化、印证、符合记忆规律。 教学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上,成绩测验是检验学生认知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测验成绩表明,对本章节知识内容的达标情况是好的,说明学生对该项知识的掌握已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要求(表1,2)。尤其值得注意,本、专科生的基础知识、整体素质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护理程序》教学内容测验结果十分一致,也反映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成效。
表1 《护理程序》教学内容测验成绩分布
测验成绩分组 本科生 专科生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27分 6 17.65 6 15.78 24~26 18 52.94 20 52.64 21~23 9 26.47 10 26.32 18~20 1 2.94 2 5.26 合计 34 100.00 38 100.00
表2 《护理程序》教学难点知识达标分析
组别 难点题目分值 理论满分值 实得分值 达标水平(%) 本科生 8 272 232 85.47 专科生 8 304 254 83.55
3 小 结 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护理专业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有力改革,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首先,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依靠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形象生动、动态直观的优势,使原先难懂、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兴
趣。其次,由于多种媒体的协同使用,负载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一般能节省30%以上的教学时数,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再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师劳动强度大为降低,减少了备课过程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智能化,使教师编制计算机教学课件及演示程序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也使教师传播知识过程的创造成份有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编辑 田力
■
作者单位:姜小鹰(350004 福州市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系)
参考文献:
[1]刘国章,吕小定. 医学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271-305. [2]黄子杰,姜小鹰,吴小南.多媒体教学课堂使用情况及其评估报告.高等医学教育研究,1997,(2):24-2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抗生素治疗常见呼吸道感染的误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