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栓塞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
|
。溶栓时间窗为发病两周内,但溶栓时间越早,疗效越佳。部分研究提示:对两周以上的溶栓也有一定疗效。 2. 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对有相对禁忌证的患者要考虑何种疾病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因素以及溶栓以后对患者的这些相对禁忌证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而且必须把握好溶栓的剂量和时机,这方面的工作仍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完善。 3.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1)栓塞面积超过2个肺叶血管者 (2)合并休克或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血压下降≥40mmHg且持续15分钟以上)者 (3)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者 4.溶栓治疗的方案: 目前较为公认的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方案是: UK20,000U/Kg加入250ml液体中两小时静脉滴注 rt-PA10mg加入10ml液体中10分钟内静脉推注,然后rt-PA40~90mg加入90ml液体中110分钟内静脉滴注。 (二)抗凝治疗: 1.溶栓后序贯抗凝: 肺栓塞UK或SK溶栓同时不用抗凝治疗,rt-PA溶栓同时可用抗凝治疗。不论应用何种溶栓药物,溶栓后常规应用抗凝治疗,多采用肝素和华法林。溶栓后即刻测定APTT,当APTT小于正常对照基础值的2.0倍时开始应用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以750~1000IU/h或15~20IU/kg/h连续静脉点滴维持,维持APTT在正常对照值的1.5~2.0倍或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制剂每隔12h皮下注射一次。 低分子肝素应用2~3天后或普通肝素应用后APTT稳定在正常对照的1.5~2.0倍后加用华法林,一般华法林的起始剂量为3mg,主要根据INR调整剂量,两者重叠使用至INR稳定在2.0~3.0之间时停用肝素。一般肝素应用7~10天,其中与华法林重叠3~7天,华法林至少应用3~6个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终身服用抗凝治疗疗程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危险因素是否可以改变和消除、首次发作还是复发、合并疾病等,如首次发作且危险因素可以改变的患者,疗程可以3个月;没有明确危险因素的首次发作患者,疗程至少6个月;危险因素不可改变者、合并肺心病者尤其是易栓症者等疗程需要延长,甚至终生抗凝。 2.肺栓塞的单纯抗凝治疗: 适应证:在没有抗凝禁忌证的情况下对于有溶栓禁忌证、失去溶栓机会或没有溶栓适应证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单纯抗凝治疗;非大块肺栓塞且没有血压下降者; 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者;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后。临床高度怀疑PE时但又没有条件和时机进行确诊检查时,可以进行单纯的抗凝治疗。 国内常用的负荷剂量为2,000~3,000U/h,然后普通肝素以750~1,000IU/h或15~20IU/kg/h连续静脉点滴维持,维持APTT在正常对照值的1.5~2.0倍或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制剂。 低分子肝素应用2~3天后或普通肝素应用后APTT稳定在正常对照的1.5~2.0倍后加用华法林。 (三)介入治疗 1998年Sors提出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的适应证:急性大面积PE、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溶栓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者、经皮心肺支持(PCPS)禁忌或不能实施者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导管操作组。我国国内在肺栓塞的治疗方面也作了许多工作,几家大医院已开展了急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我们认为肺栓塞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包括:急性大面积肺栓塞伴进展性低血压、严重呼吸困难、休克、晕厥、心脏骤停;溶栓禁忌证者;开胸禁忌证者和/
或伴有极易脱落的下腔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者。肺栓塞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管内溶栓:肺动脉内局部用药特别是小剂量时可减少出血并发症,但局部治疗的不利方面是需要通过肺动脉导管,故现已多采用外周静脉给药方法。 2.导丝引导下导管血栓捣碎术:Thomas SR报告可用旋转猪尾导管进行碎栓。Zwaan M进行了一组体外实验包括4种装置:猪尾导管、clot buster、Hydrolyser导管以及改良的hydrolyser导管,结果发现在肺栓塞的治疗中,这4种装置均有效。猪尾导管虽然较简便,但同其它三种装置比较而言,它相对费时、粉碎栓子的效果弱而且Miller积分也下降的不多。该作者认为在4种装置中hydrolyser导管是最有希望的。 3.局部机械消散术:Amplatz Thrombectomy Device(ATD)是一种机械性的血栓切除装置,利用再循环式装置可以将血栓块溶解成13微米的微粒。应用ATD进行的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适用于致命性PE、循环低血压者、不伴低血压的急性右心扩张者、有溶栓禁忌证者,其最适于中心型栓子,对新鲜血栓有较好疗效且无需完全溶解血栓。北京安贞医院已成功进行数例,疗效佳,该方法是很有前景的。 4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00问 1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