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的基础上重点培训和装备已有一定基础的检验中心,做好菌型鉴定工作,并逐渐推而广之,使能及时检出NTM,且有能力进行各种NTM 致病菌种的药敏试验。NTM的药敏试验应包括多种有关抗生素。如仅停留于原有的抗结核药物品种,难以正确和全面指导NTM病的治疗。 3.制定新的NTM病诊断标准:1987年我国在海南省召开的非典型抗酸菌病研讨会上,制定了非典型抗酸菌病诊断试行标准,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25年以来,由于对NTM病研究的进展和对NTM病认识的深入,且考虑与国际接轨,重新修订我国NTM病诊断标准已刻不容缓。
4.制订NTM病的治疗方案:由于NTM病的致病菌种很多,应选择常见或较常见或危害性较大的NTM病制定治疗方案,使基层遇到NTM病治疗时可有所借鉴,不致作难。
就原则而论,正确的治疗离不开正确的诊断,而诊断标准最重要的是其准确性、适用性和方便性,前两项尤为重要。从治疗方面讲,象NTM病这样致病菌种繁多的疾病,其治疗方案暂时不可能全面,也不会一蹴而就,只能按上面所说,即选择常见、较常见或危害较大的NTM病制定治疗方案,而且还必须在深入研究中逐步完善。制定治疗方案必须考虑准确和实用。但某些NTM病的治疗涉及到应用较贵重的抗生素,故在对实际病例实施治疗时,必须结合国情和本地实际情况参考治疗方案,并兼顾到费用/效益关系。因NTM病也存在细菌耐药问题,所以从治疗开始就必须考虑规范治疗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在实际个案中,我们是有过这样的教训的。认真做好这一点,也是在NTM病治疗中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重要环节。
NTM病的防治和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一样,涉及许多问题。深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加强基础研究,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但针对目前临床的紧迫问题,如细菌学检查(包括菌型鉴定)、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无疑更为重要。
(注:为了适应NTM研究的进展以及与国际接轨,本刊将国内命名的龟分支杆菌龟亚种和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统一为龟分支杆菌和脓肿分支杆菌)参考文献
1,何国钧,潘.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131-134.
2,端木宏谨. 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进展. 实用肺科杂志,1999,6:1-4.
3,Preheiw LC. Other mycobacteriosis. In:Bennett JC, Pulm F, eds. 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20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1996. 1690-1691.
4,扈庆华,李良臣,刘军,等. 术后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的暴发感染.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393-395.
5,夏祥新,桂晓红.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96例临床分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239-241.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