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届感染性疾病国际会议 12th ICID 报道 |
|
药方式进行了研究。临床试验证实了大剂量给药与500 mg每天1次给药相比的安全性。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研究也明确了750 mg每天1次这种大剂量给药方式可以较快缓解病情。
美国学者Kahn总结了使用左氧氟沙星750 mg每天1次给药的所有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750 mg每天1次给药可以使主要临床表现更快地减轻,研究中进行的短疗程疗法至少与传统的长疗程疗法一样好
。使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可以减少总用药剂量,从而有可能推迟FQ耐药的发生,并且不会有损其确切的良好安全性。
左氧氟沙星联合其他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由多重耐药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炎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疾病。左氧氟沙星有良好的抗结核杆菌活性,但鞘内注射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报道极为少见。西班牙学者Viladrich在这次会议上与参会者共同分享了这种治疗方法的难得经验。1例55岁既往健康的男性以亚急性脑膜炎症状持续3周而入院。脑脊液检查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给予地塞米松、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治疗。脑脊液培养出对多药敏感的结核杆菌,最初治疗后病情改善。但后来病人出现对利福平和吡嗪酰胺不耐受,不得不多次进行治疗调整。15个月后病情复发,脑脊液培养出对异烟肼高度耐药的结核杆菌。此时,在病人的侧脑室放置了一个Ommaya注射器,开始实施下述脑室内注射治疗:左氧氟沙星每次2 mg,每周2次;阿米卡星每次10 mg,每周2次;利福平每次5 mg,每周2次。另外还给予口服左氧氟沙星每天500 mg和丙硫异烟胺每天1 g维持治疗1年。1个月后因出现全身过敏反应而停用利福平,阿米卡星维持9个月(每次5 mg,每周3次,然后2次),脑室内注射左氧氟沙星维持12个月(每次3 mg,每周3次,然后2次)。至报告时,病人已治愈3年,一直无症状。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氨茶碱中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