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诊疗 |
|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为发生在黄体晚期的涉及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症候群,月经来潮后自然消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这些症状在每次月经前反复发作,以往曾被称为经前紧张症。 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据统计症状多达150种,涉及精神和躯体的各个方面。常见症状归纳如下: 1.1情感 紧张、焦虑、激动、情绪不稳、不安、急躁、抑郁、悲伤、失落感、哭泣。 1.2认识 注意力下降、决定无能、偏执、自杀倾向。 1.3植物神经 失眠、嗜睡、厌食、乏力、恶心、腹泻、心悸、盗汗、性欲改变。 1.4中枢神经 眩晕、眼花、痉挛、颤抖、感觉异常。 1.5行为 活动减少、工作效率低、社交障碍。 1.6体液潴留 体重增加、肿胀、乳房胀、腹胀。 1.7疼痛 头痛、背痛、关节和肌肉疼痛。 2 诊断 因评价经前期综合征症状的主观性太强,故病史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要求至少连续2个月经周期,每天连续不间断地作症状评价。Stage提出诊断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必须满足以下四项要求:①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密切相关;②月经来潮后立即缓解;③这些症状与精神疾病无关;④这些症状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在评价症状的同时测定基础体温,更利于了解症状的出现与月经周期的关系。 3 鉴别诊断 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主要为主观感觉,只有除外全身的或局部的顺质性病变性病变方可诊断。另外,经前期综合征的精神症状与精神障碍混淆,有时需精神科医生协助才能明确诊断。 4 处理 4.1宣传教育与指导 给予安慰和精神支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性质及建立自信心。建议患者多参加活动;指导饮食,增加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限制盐和红色肉类;控制烟、酒和咖啡。有人主张补充维生素B6,但应注意如每天服用维生素B6的量>200mg,则可能损害周围神经。 4.2药物 (1)口服避孕药:为首选药物,因为排卵抑制后,各种症状几乎均可得到完全缓解。(2)达那唑:每日200mg对乳痛非常有效,对焦虑也有一定的疗效,但对腹胀无效。(3)雌二醇:雌二醇贴片,每周期用7天,对头痛有效。(4)甲灭酸:对痛经、乳胀、头痛、痉挛痛、腰骶痛及紧张易怒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一般于月经前12天开始服,250mg/次,每天3次,餐中服可减少对胃的刺激。(5)螺内酯:每日60~80mg,分次服。对水肿和一些精神症状有效。(6)溴隐亭:仅适用于有乳胀痛者,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大剂量至2.5mg/次,每天2次,餐中服。(7)GnRH-α:能彻底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各种症状得到完全缓解,效果明显,适用于重症患者。缺点是价格昂贵;且长期使用可引起骨质疏松,需补充雌孕激素。补充激素时注意有无症状再现。(8)阿普唑仑(Alprazolam):具有抗焦虑、抗抑郁和镇静作用。同安定相比,镇静作用强25~30倍,催眠作用强3.5~11倍。本药口服吸收迅速,发挥作用快,[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23例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术后联合90锶及咪喹莫特治疗的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注水诱导插胃管法在困难插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