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例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术后联合90锶及咪喹莫特治疗的疗效观察 |
|
匠肌前面或穿该肌分前后二支。前支在髂前上棘下约10cm穿深筋膜至皮下,后支穿阔筋膜至皮下,分布于股前外侧皮肤[1]。由于股外侧皮神经行程长,于髂前上棘内侧的狭窄裂隙或腹股沟韧带深面时,周围组织致密紧张,容易受到卡压,引起股部感觉障碍,疼痛麻木。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很多:①牵拉损伤, 如剧烈运动、体操舞蹈等跨腿运动所致。②慢性压迫损伤, 如穿戴紧身腰围或腰带及硬物顶压于髂前上棘处。③盆腔内压迫损伤, 如巨大肿瘤、骨盆骨折、妊娠等因素。④医源性损伤, 如髂骨植骨术、髋关节置换术、普外疝修补术、肾移植术等术中操作不当或术后瘢痕形成均易引起股外侧皮神经损伤及卡压征[2]。外伤、炎症等因素导致阔筋膜增生形成瘢痕, 即可卡压神经出现本病。实验表明由于皮神经有重要分布,在临床治疗中切断一个脊神经后根,不可能得到分布区的感觉丧失,必须同时切断3根脊神经,才可显示一个绝对无痛区,故采用肾俞,大肠俞,气海俞(相当于腰1、2、3脊神后根部位)同时治疗,利用舒血宁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地塞米松消除局部神经根炎症、水肿,稳定细胞膜,抑制局部病理性冲动沿脊神经传导,阻断恶性循环。行局部痛点注射使药物直达病所,直捣病灶,解除神经根炎症、粘连及卡压,收到较好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刘忠浩.临床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08-209. [2]宋敏,王玉泉等.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进展.颈腰痛杂志,2006, 27(3)245-24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紫杉醇 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诊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