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例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术后联合90锶及咪喹莫特治疗的疗效观察 |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舒血宁痛点注射及痛点结合脊神经节段(循经)穴位结合注射对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的药效。方法:治疗组运用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深部注射37例,并与单纯痛点注射20例作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适反应。结论 中药舒血宁为主痛点结合循经(脊神经相应节段)穴位注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 神经痛 穴位注射 舒血宁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股外侧皮神经嵌压综合征,临床又称为股外侧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痛,是股外侧皮神经的卡压,粘连,压迫引起的大腿外侧麻木疼痛,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属于中医痹症范围。我院自2006年以来采用中药舒血宁痛点结合脊神经节段(循经)穴位注射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7例,男31例,女26例,年龄25-61岁。病程1月至5年。 1.2临床表现 大腿前外侧皮肤麻木、针刺或烧灼样疼痛,感觉过敏或迟钝,甚至大腿不能触摸,髋关节过伸活动时症状明显加重,严重时接触裤子麻木不能忍受,行走时症状加重, 卧床休息症状可缓解, 多为单侧发病。查体时在大腿前外侧感觉异样区内, 触、痛、温觉均可减弱, 但深压感觉仍存在, 患者常有不愉快的感觉,后伸髋关节活动时可使疼痛症状加重,髂前上棘内下方压痛(+), 髂前上棘内侧压痛(+), 股骨大转子下方可有明显压痛点,腰2、3、4椎旁可有压痛,Tinel 征阳性。 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排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者、腰大肌及髋部病变等。 2 治疗方法 2.1药物 舒血宁4ml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制造,由银杏叶经提取制成(含总黄酮醇苷、银杏内酯)]、地塞米松 5mg 混合液。 2.2穴位 主穴:肾俞,气海俞,大肠俞。 配穴:大转子下方压痛点,髋前上棘内或下方压痛点。取穴:主穴必选,配穴一次选一个压痛明显者。 2.3操作 治疗组采用5ml注射器抽吸药液,换0.7×80mm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穴位常规消毒,于大转子下方压痛点,行垂直进针至阔筋膜上下各注入0.5ml,再退针向上下及左右约2cm各注入0.5ml,或于髂前上棘内或下方压痛点垂直进针,有针感时注药1ml,再退针于其上下左右约2cm各注入0.5ml,再于气海俞深刺约40mm时后缓慢进针,边进针边询问是否有针感,进针约70mm时无针感,退至40mm左右调整方向缓慢进针,穴位上下左右反复操作,直至有针感时注入药液1ml,再退针皮下向肾俞、大肠俞斜刺各注入0.5ml药液。注药前均回抽无血。对照组不作主穴注射。 2.4疗程 一周二次,4至6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评价效果。 3 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病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恢复腿伤无复发。有效:病状及体征缓解,功能有所恢复。无效:病状及体征无改善,功能无改善。 3.2结果 治疗组37例,痊愈25例,有效率89%。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4 讨论 股外侧皮神经为腰丛分支,腰2、腰3神经纤维组成,从腰大肌外侧缘向外下经髂筋膜深面,于髂前上棘内约1cm入大腿部,在髂筋膜深面缝[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紫杉醇 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诊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