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阑尾炎术后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
|
阑尾切除术后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术,一部分患者只能保守治疗。二次手术会加重病情,引起更多更严重的并发症,笔者曾遇阑尾炎术后肠梗阻一例,得到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38岁,因“右下腹疼痛三天”而入院,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因经济原因拒绝手术,一天后突然出现全腹疼痛,腹肌紧张,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穿孔,泛发型腹膜炎”,术中见阑尾根部水肿、穿孔,腹腔内肠管胀气,肠壁水肿,给予0.2%灭滴灵冲洗腹腔,关腹。术后48小时出现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平片示:小肠可见多个大小不等液、气平面,血钾3.6mmol/L,初步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经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处理后缓解不明显,后经“大承气汤”由胃管注入,禁食、补液、纠正酸中毒等一系列措施后,病人于术后第十一天排气、排便,术后十四天出院。 2 讨论 2.1 作为基层医院的一名医生,由于医务人员经验不足,知识面较窄,对阑尾炎没有正确的认识,对自己手术缺少必要的自信心,加之辅助检查设备欠缺,对阑尾炎估计不足,险些酿成一起严重事故,而病人出现肠梗阻后,我们正确的掌握了肠梗阻的手术指征,没有盲目急于手术,避免了由二次手术而引发的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2.2 如何把握肠梗阻手术的正确实时机,手术指征主要有三点,(1)有绞窄或有绞窄可能;(2)积极地非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3)肠梗阻长期不缓解或反复发作。本文资料并没有手术指征,我们没有盲目手术,以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用生长抑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对于保守治疗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在保守治疗期间也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具备手术指征也应及时手术,防止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等并发症。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浅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紫杉醇 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