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癌痛的治疗进展 |
|
G配体(OPGL)。OPG通过抑制OPGL对破骨细胞的激活发挥抑制骨质破坏的作用。OPG在小鼠股骨癌症痛模型中应用,可完全阻断肿瘤引起的骨质破坏,去除肿瘤部位的破骨细胞,减轻但不能完全消除痛行为和神经化学改变,脊髓强排肽和GFAP恢复到基线水平,c-fos和SPR内吞减少,但未降低至基线水平。
3.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受体拮抗剂:抗NGF治疗骨癌痛模型小鼠,10mg/kg抗NGF单克隆抗体腹腔注射,镇痛效果大于或相当于10mg/kg吗啡。
4. 其它新药
其它治疗骨癌痛的新药有:瞬时型感受器受体野香子兰I型拮抗剂(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Ⅰantagonists);针对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 的抗体治疗、ET受体拮抗剂、VRl拮抗剂、ASIC拮抗剂、NMDA2B亚型受体拮抗剂、P2 X3受体抑制剂、烟碱受体激动剂、辣椒素类、钠通道阻断剂、缓激肽阻断剂、5-HT阻断剂、生长因子抑制剂等,实验研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5.长期椎管内泵注镇痛药
最为成功的要数脊髓蛛网膜下腔植入吗啡泵,效果确切,患者在基本无痛的情况下显著提高了生活质量,部分病人还可带泵上班,但价格昂贵。
6.疼痛服务机构建立
为了提高各科癌痛病人的镇痛效果,减少副反应,国外很多医疗机构建立疼痛服务机构,由有经验的医生、护士、药师等组成,针对晚期癌痛(有些在社区或老年病院)病人提供镇痛药、镇痛技术等服务,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略)
上一页 [1] [2] [3] [4] [5]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