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期癌痛的治疗进展 |
|
制神经元放电而起到镇痛作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突出疗效。国外报道最大剂量可达1800-3600mg,有报道可用于成人及儿童骨癌痛的治疗。
二、放射治疗
所有放疗患者中约40% 的患者治疗目的是控制癌痛。放疗对癌症压迫或浸润神经以及局限性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治疗效果良好。对控制癌痛有帮助的常用放疗方式有:远距离放疗、近距离放疗、全身放射性核素、间接疗法。
三、外科手术治疗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去除了疼痛的病因;对于肿瘤压迫、刺激所致的梗阻性疼痛,外科手术也属必需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即使是姑息性手术也可使疼痛得以持续时间最长、效果最佳的缓解。可以达到消除和减轻疼痛、延长寿命、降低残废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四、神经阻滞与神经毁损
神经破坏药乙醇、苯酚等可通过化学性阻断神经的异常冲动传导来达到治疗癌痛目的。目前临床上常用周围神经、神经根、蛛网膜下腔、腹腔神经丛及脑垂体毁损。腹腔神经丛毁损主要用于腹腔脏器肿瘤引起的疼痛,并且其他方法效果不佳者,效果最好的是应用腹腔神经丛毁损治疗胰腺癌引起的疼痛。射频毁损还可用于毁损脊髓中的传导束如脊髓丘脑束及大脑中的一些核团来治疗某些顽固性癌痛。
神经阻滞与神经毁损既不是唯一的治疗癌痛的技术,也不是最后的手段,选用前必须综合评估其有效性及可能的副作用(如局部麻醉等),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应用后也需进行随访,包括镇痛的效果、副作用及并发症等。
五、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是控制癌痛的一种必要手段,它可以从病因上消除肿瘤所致的疼痛。化疗主要适用于手术不能切除、多发性病灶的肿瘤患者,尤其对骨肉瘤、淋巴瘤、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等引起的压迫或浸润神经或骨组织引起的疼痛能够迅速显效。
六、激素治疗
Beatson在一个世纪以前就考虑到卵巢与乳腺癌增殖之间的关系,还观察到乳腺癌骨转移的绝经前妇女切除卵巢可导致暂时病灶缩小并延长生存时间。
随着雌激素的合成与、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的发现,研究发现: ERa and ERβ 可能与不同的SERMs作用靶位有关。雷洛昔芬、阿佐昔芬(Arzoxifene) 是合成的第二代雌激素拮抗剂,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具有确切的疗效;托瑞米芬(Toremifene )结构上与三苯氧胺相似,已证实对于绝经后妇女乳腺癌有效。GW 5638也是一种SERM药,可用于耐三苯氧胺乳腺癌及骨转移的治疗。
去除雄激素(去势)是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有效方法,也能有效缓解骨癌痛。
七、心理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而使病情加重,对癌性疼痛患者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减少癌痛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改善患者的痛觉,提高患者应付疼痛的能力。心理治疗可与止痛药物结合来控制疼痛,但不能取代癌痛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催眠术、放松、生物反馈调节、精神治疗及认知行为
治疗等。
八、其他治疗
分别或综合应用皮肤刺激、锻炼、固定术、经皮电神经刺激、针灸疗法、中医中药等方法,可显著减少或停止患者对麻醉性镇痛药物的需求。
九、展望
1. 细胞与基因水平的镇痛新疗法
细胞水平的疼痛治疗主要有细胞植入治疗和基因治疗两种方法。细胞植入是将体外培养的自体细胞移植人体内,通过类似生物微泵的作用使这些移植细胞持续分泌抗痛蛋白、抗痛蛋白调控因子、酶或信号转导因子,达到镇痛的效果,如牛肾上腺嗜咯细胞植入癌痛患者脊髓蛛网膜下腔,通过分泌阿片肽、儿茶酚胺、神经营养因子等可达到长期的镇痛作用。基因治疗通过改变人体内的基因表达、特异地干预疼痛的生物行为、以达到治疗目的,在疼痛研究中基因疗法有两个方向:即上调抗痛基因表达和下调疼痛基因表达,从而控制疼痛。初步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具有确切的镇痛作用,为癌痛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Honore等报道骨保护素具有良好的抗伤害作用。骨保护素属可溶性TNF受体家族成员,可结合和封闭OP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效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