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脂联素研究进展及其与康复运动的关系

sp;脂联素与冠心病危险因素

    4.1  脂联素与年龄、性别、体重:Bottner[9]等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随之减少;青春期血清脂联素水平男性低于女性,成年后亦存在差异。肥胖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体重者。向心性肥胖、腰围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主要因素。

    4.2  脂联素与血脂异常:Verges等对代谢综合症与正常个体脂联素与apo A_1分解代谢动力学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血浆脂联素与apo A_1分解代谢速率间呈明显负相关[10]。Lin LY等对101例健康中年人血浆脂联素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经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血浆低脂联素水平患者L_LDL“B”型颗粒浓度较高[11]。Kobayashi等研究发现血浆脂联素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独立相关,可作为胰岛素抵抗的预测因子。脂联素与空腹甘油三醋和游离脂肪酸在男性女性中均呈负相关,而与HDL_C呈正相关[12]。

    4.3  脂联素与吸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烟碱能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使血浆中肾上腺素浓度升高,通过激动β_肾上腺能受体,增加cAMP浓度,从而抑制脂联素的基因表达。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吸烟状况有相关关系[13]。

    4.4  脂联素与高血压:Adamczak等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发现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呈负相关,认为脂联素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脂联素引起血压升高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低血浆脂联素水平可能通过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促发高血压中起一定作用。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引起血压上升的机制之一[14]。

    5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

    脂联素是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恒河猴的糖尿病发病过程发现,血浆脂联素水平的下降与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发展相平行。Araki等首次报道了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后血浆脂联素水平升高,颈动脉硬化改善[15]。

    6  脂联素与康复运动

    目前国内外对康复运动对脂联素的影响有一定的研究,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不一致,研究结论也存在差异。Zeng等将大鼠分成5组做跑台运动,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的训练方案为2d/w或5d/w,30m/min运动60min或25m/min运动30min。运动训练12周后,发现只有2d/w,每次运动60min,速度为30m/min的训练组脂联素水平显著上升,其余组则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结果,这说明运动频率和强度可能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重要条件[16]。Jurimae等也发现优秀划船运动员急性运动后,血浆中Acrp30含量发生改变[17]。Kondo等对年轻肥胖妇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7个月60%~70%最大摄氧量的运动训练减少了血浆中瘦素和TNF_α的水平,显著提高了脂联素的水平[18]。Oberbach等研究也证实,体育锻炼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运动训练改善了血浆中脂联素的浓度有关[19]。Bluher等通过实验证实,运动训练增加了血浆中脂联素的浓度,同时提高的脂联素受体的基因表达,进而改善了胰岛素抵抗[20]。

    另有资料表明,运动训练不能增加脂联素的含量[21]。Mousavinasab F等的研究未发现运动训练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显著影响,甚至当受试者为肥胖或者是Ⅱ型糖尿病人时,也没有发现运动训练的显著作用,但是运动显著改善了这些人的相关形态指标和糖脂代谢[22]。Rochlitz H等对18名肥胖受试者(平均BMI为36.1)进行生活干预和康复运动,结果腰围减少8.8cm,血糖下降,HDL_C显著增加。其他代谢综合症的参数,如血压、血脂、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联素有轻微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胰岛素抵抗和基线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含氯消毒剂灭活噬菌体效果的影响因素研
    子宫肉瘤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天然化学成分高良姜素研究进展
    血浆脂联素水平与冠脉病变及PWV ABI的
    吸烟者COPD易患因素研究新进展
    国内胃肠激素研究进展
    影响实习护士考评成绩的相关因素研究
    复方竹叶草脂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尖锐
    亚甲蓝光敏法消毒血浆的影响因素研究
    与飞行员不成熟防御机制相关的心理社会
    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有关因
    高危行为人群5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因素研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