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 |
|
性[2]。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新型的羟甲基戊二酰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不仅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作用,尚可抑制血小板激活,降低血粘度,抑制凝血,保护血管内皮,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3]。阿托伐他汀不仅能显著降低血中LDL_C,而且能显著降低斑块中氧化型LDL_C,降低胶原酶的活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使斑块体积稳定或缩小,减少斑块表面溃疡,减少炎症和巨噬细胞,逆转颈动脉斑块[4]。阿托伐他汀调脂以外的抗动脉硬化作用与下列因素有关:(1)他汀类药物能诱导内皮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影响和改善内皮功能,(2)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增殖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和改变动脉硬化斑块内的细胞构成,(3)减少血栓形成减轻斑块炎症反应。(4)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间良好平衡而减少斑块破裂带来的后果[5]。本研究表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有更好的抗动脉硬化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专家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175.
[2]赵永爱,向梅,王梦秋,等.心肌梗死合并脑梗死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3,12(3):193-194.
[3]Roseusen RS, Tang ney CC. Anti_atherombotic properties of statins: implications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 reduction[J]. JAMA, 1998,279(20):1643-1650.
[4]林毅,罗胜荣,盖晓波.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的影响[J].心脑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4):380-382.
[5]施仲伟.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J].中国医药导刊,2004,4(5):383-38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血浆脑钠肽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烟雾病合并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