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性高血压病24小时平均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探讨 |
|
; 本组高血压患者,随着24hPP水平的增宽,LVMI增加、LVEF降低、左心室E/A值减少、DT值增加,24h尿微量白蛋白增多。见表1。表1 不同脉压的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的变化注:与A组相比,P<0.05,P<0.01,与B组相比,#P<0.05,##P<0.01,与C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24hPP与左心室结构和功能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程度来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近年来随着对大动脉功能认识的深入,脉压的增大被视为反映大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3]。其高低受左心室射血、大动脉的僵硬度、早期脉搏波的反射及心率等因素的影响,而动脉僵硬度的增加是脉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大动脉顺应性减退35%,可使收缩压升高25%,舒张压下降12%,导致脉压增大。大动脉顺应性是左心室后负荷的主要决定因素,顺应性减退导致左心室收缩期室壁应力增加,射血时间延长,并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还导致血流不稳定,容易产生涡流和反流;以及舒张早期弹性贮器血管内存留的血量减少,加重冠脉循环的灌注不足,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PP增大是动脉僵硬度增加和心血管危险性增高的标志。有报告动态脉压较诊所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更强[5]。本文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本组高血压患者,随着其24hPP水平的增宽,左心室舒张功能损害逐渐加重,LVMI也随着24hPP增宽而增加,而LVEF随着24hPP增加呈下降趋势。亦进一步证实:宽24hPP可导致左心室负荷加重,引起心肌肥厚,最终影响心脏功能。随着对高血压患者24hPP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的认识,已有学者开始研究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对脉压的作用,并根据脉压的变化来指导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6]。
3.2 24hPP与肾脏功能的关系:长期持续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以及肾动脉硬化,肾实质缺血,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微量蛋白尿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可视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标志,有早期诊断价值[7,8]。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展过程中,血管重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众多研究显示,脉压是导致血管重塑的因素之一[9]。脉压增大引起血管重塑,而血管重塑可引起肾小球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生理完整性的损害使中分子量的白蛋白滤出增加,临床上出现白蛋白尿。本文结果证实:随着24hPP增宽,24小时微量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
综上所述,24hPP对左心室功能及肾功能损害有预测价值,在高血压防治中,在降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同时,更应缩小增大的PP,以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Rudnichi A, Blacher J, London G M, et al. Pulse Pressure and aortic pulse wave are markers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opulations[J]. Am J hypertens, 2001,14(2):91-97.
[2]王静,苑杰.脉压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关系探讨[J].山东医药,2006,46(4):50-51.
[3]Khattar RS, Senior R, Swales JD, et al. Value of ambulatory imtra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long term predi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hy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组织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左室心功能的评估 下一个医学论文: 后交通动脉瘤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影响因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