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组织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左室心功能的评估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技术(DTI)对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室心功能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脉冲多普勒技术(PDW)检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的EF、FS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糖尿病组患者二尖瓣环侧壁处VE、VE/VA、二尖瓣环室间隔处E/VE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延长(P<0.05),但减速时间(D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TI技术与PDW技术均可检出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但DTI技术更准确,能识别假性正常化模式,二者结合,可提高左室心功能受损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糖尿病心肌病提供更早期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糖尿病;左室心功能
2型糖尿病(DM)是危害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心脏损害是其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因。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DTI)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能够定量、定位检测心肌运动的速度和变化。本文旨在应用该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探讨DTI技术在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心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DM患者32例,诊断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8例,女14例,年龄50~85(平均73.7±9.2)岁,临床上排除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肾脏疾病。所有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心率74.0±10.0次/分。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52~87(平均70.5±11.5)岁,心率71.0±9.0次/分,血糖在正常范围,经体检、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无心脏疾患,无高血压、肾脏疾病。两组资料在年龄、心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仪器与方法:采用PHILIP公司HDI_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MHz,受检者取左侧卧位,平静呼吸。以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方法,常规二维、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取心尖四腔切面,以血流多普勒模式,用PWD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E,舒张晚期峰值A,计算E/A比值,测量减速时间(D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系统切换至组织多普勒显像速度模式,分别测量二尖瓣环室间隔交界处和二尖瓣环左室侧壁交界处舒张早期、舒张晚期、收缩期的峰值速度(VE、VA、VS),并计算VE/VA、E/VE。心电图同步显示,以磁光盘显示图像,供检查完毕后测量分析。
1.3 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M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参数比较:两组EF和FS无显著差异(P>0.05)。DM组患者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但减速时间(DT)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DM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参数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DM组与对照组多普勒组织成像有关参数比较,二尖瓣环侧壁处VE、VE/VA、二尖瓣环室间隔处E/V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尖瓣环侧壁处E/VE差异有显著性趋势(P=0.05),见表2。表2 DM组与对照组多普勒组织成像有关参数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已成为目前无创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最为常用和最为重要的方法[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原发性高血压病24小时平均脉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