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
bsp;eye.
[Key words] Anaurosis fugax;Atherosclerosis; Hemodynamics; Color Doppler imaging
颈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颈动脉狭窄,眼科临床发现越来越多的颈动脉狭窄合并眼部缺血性病变[1],并经常作为颈动脉狭窄的首发症状出现,其中一过性黑朦最为常见。一过性黑朦是指突然的无痛性视力障碍,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随着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在眼科的广泛应用,为观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提供了一种无创伤、可半定量测定、动态直观的方法。我们对64例因一过性黑朦首诊于眼科的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并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对同侧眼循环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0月至2008年2月因单眼或双眼一过性黑朦在我院眼科首诊的患者64例,左眼一过性黑朦36例,右眼一过性黑朦23例,双眼一过性黑朦5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58~78岁,平均(65.02±3.14)岁,SBP115~140mmHg,平均(129±13)mmhg;DBP70~100mmHg,平均(82±8)mmHg,眼内压11~18mmHg,平均(16±2)mmHg。我们将64例患者(128眼)按是否出现一过性黑朦分为有症状组(69眼)和无症状组(59眼)。
1.2 CDFI检测方法:应用美国生产的HP_8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分别检测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管阻力指数(RI)。所有检查均由同一检查者操作完成。血流速度单位为㎝cm/s。
1.3 估计颈动脉狭窄程度:采用华扬[2]关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将狭窄程度分为:(1)轻度狭窄:20%≤管腔狭窄<50%;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2)中度狭窄:50%~70%,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3)重度狭窄:管腔狭窄≥70%。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处理。测定结果以用(x-±s)表示。两组间血流动力学差异采用t检验,两组颈动脉狭窄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过性黑朦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为90.63%;有症状组颈动脉中度以上狭窄44例,无症状组中度以上狭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1 两组颈动脉狭窄度比较注:两组比较P<0.001
2.2 有症状组球后血管的血流速度与无症状组相比呈一致性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两组OA、CRA血流动力学比较注: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一过性黑朦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作为颈内动脉最主要分支之一的眼动脉,颈内动脉的狭窄可直接影响到眼部的供血,造成血流缓慢甚至逆流,从而导致眼部缺血性疾病的发生。颈动脉狭窄可导致一过性黑朦,发生视网膜中央或分支动脉阻塞,静脉淤滞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眼缺血综合征等急性或慢性缺血性眼部病变,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本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90.63%,其中有症状侧中度以上狭窄44例,无症状侧中度以上狭窄9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一过性黑朦的重要原因。本组资料还显示,出现症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SLE活动期患者CD 62p PMA的表达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组织多普勒对糖尿病患者左室心功能的评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