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作用的新认识 |
|
经 失衡具有调节作用. 1.5 抗氧化作用 CHF伴随着氧化应激水平的升 高,氧化应激水平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呈正相 关[10]。有研究观察到,与正常心肌相比, CHF患者 的左室心肌,都存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 酸NADPH氧化酶和小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酶活性 明显增加。而他汀类药物具有抗氧化作用,它能够 抑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氧化酶活性并 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11]。已接受过4周阿托伐他汀 或普伐他汀治疗的患者,其心房心肌中rac1-GPT酶 活性降低>65%,支持他汀类药物具有很强的抗氧 化作用[12]. 1.6 其他作用 他汀类药物能够恢复心室自律功 能,并降低心室颤动和猝死危险[13],促进新生血管生 成;防止细胞凋亡也是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 一部分保护机制[14]. 2 对于瑞舒伐他汀治疗心力衰竭对照试验研究结 果的正确认识 2007年,美国心脏学会年会公布了瑞舒伐他汀 治疗心力衰竭对照试验( the controlled rosuvastatin multinational trial in heart failure,CORONA)的最新研 究结果。此项临床试验建立在对缺血性心脏病及充 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最佳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瑞舒伐 他汀,并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入选了 5011例年龄≥60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 心功能分级Ⅱ~Ⅳ级的慢性缺血性收缩功能障碍的 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和 安慰剂组,平均随访32. 8个月。主要终点为心血管 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联合终点。次 要终点包括全因死亡、任何冠状动脉事件、因不稳定 型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住院等。结果发现,尽管 瑞舒伐他汀治疗可减少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因 心血管事件而住院的次数,但两组间在主要联合终 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药治疗未增加不良反应 发生率[15]. 人们曾一度对他汀类治疗CHF的效果寄予厚 望,希望他汀类药物在其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一 步提高CHF患者的生存率。然而,新的循证医学证 据并不支持上述观点。CORONA是第一项在晚期 CHF患者中进行他汀治疗的大规模临床研究。在 CORONA研究中,虽然每日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显 著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 平,但未明显降低老年中重度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 的一级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也就是说他汀类 药物对CHF没有确切疗效。CORONA研究的阴性 结果虽然出乎多数人的预料,但仍在情理之中,晚期 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主要是由心肌不可逆性损伤引 起,而非冠状动脉缺血。虽然瑞舒伐他汀10 mg未 能减少主要复合心血管终点或全因死亡,但是减少 了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缺血相关的事件(心肌梗死 或脑卒中),从而减少了因心血管原因住院的次数, 这进一步说明了他汀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降低低密度 脂蛋白、稳定粥样硬化斑块而起治疗作用. 3 CHF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潜在不利影响 目前,临床上将他汀类药物应用于CHF患者仍 需谨慎。因为现有的阳性临床试验,因样本量太小 或是仅为回顾性研究,所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并且 大规模前瞻性的CORONA研究,因其出乎意料的阴 性结果更让人质疑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 床益处。此外,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患者还可能 存在潜在的不利影响,其机制如下. 3.1 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影响CHF患者的预后 他汀类药物对CHF患者的一个潜在危害与其降胆固 醇作用有关。资料表明[1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治疗方法对高龄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下一个医学论文: 钙网蛋白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