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rto三维标测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 |
|
nbsp; 术中患者一直躺在狭窄的手术床上3~4h,术后还需绝对卧床休息24h。腰背酸痛、下肢麻木不适是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最多的表述,可定期背部垫枕翻身,按摩背部肌肉、听轻音乐等方法放松,以达舒适。患者术后因担心复发、加之疲劳、体位不适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注意心理指导。
2.2.3 饮食护理:因房颤射频消融术部位与食管接近,为防止心房-食管瘘并发症发生,术后凉流质饮食1天,凉软食2周,嘱患者少食多餐,增加营养,保证各类营养素摄入。1月后无异常可恢复正常饮食。为防止病人遗忘,我们制作了温馨提示卡放在病人床头柜上,取得较好效果,无一例病人因遗忘进食热食而产生并发症。对合并有糖尿病病人要加强饮食宣教,避免进食稀饭多餐致低血糖发生,本文有一例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坚持冷软食,多餐进食稀饭而致低血糖发生。
2.2.4 用药指导: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当日开始口服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5d后停用,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胺碘酮或索他洛尔)1~3个月,阵发性房颤服华法林3个月以上,服药期间监测INR,术后2周内可出现早期“电风暴”表现为房速、非典型房扑或房颤,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观察3个月,若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可建议再次消融。
2.2.5 定期复诊,术后每月电话随访一次,了解病人有无不适、是否坚持服药;3个月时复查心脏B超、动态心电图,有不适症状随时复诊。对3个月后复发,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在征得病人同意后再次射频消融。术后半年内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出院前建立随访卡、设立专门的随访医生、随访电话、随访门诊。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 栓塞:栓塞是最棘手的并发症之一,术后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术肢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各脏器、肢体等部位栓塞。术后24h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血栓形成。本组患者术前均充分抗凝无一例发生栓塞。
2.3.2 心房-食管瘘:多发生于左房后壁消融过程中,其预后极差, 病死率高。术后患者如出现不明原因低血压、心悸、面色苍白、呕血、血压进行性下降甚至休克、猝死等,应注意有无心房-食管瘘的可能性。术后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2.3.3 肺静脉狭窄:随着导管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相关资料显示,严重肺静脉狭窄发生率为0~2%。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紫绀、胸痛、咯血肺内感染症状。本组患者未发生肺静脉狭窄。
2.3.4 心包填塞心脏压塞:为最严重和凶险的并发症。术中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面容、心电图变化,发现患者烦躁、呼吸困难、出冷汗、意识模糊、静脉压升高,动脉压低或奇脉时应及时提醒手术医生,及早处理。本组患者未发生心包填塞。
3 小结
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环肺静脉口消融治疗已成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主要术式之一,手术创伤小,成功率高。护理关键主要是术前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完善各项检查,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要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强调饮食指导,完善出院指导,加强随访工作以确保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新,张澍,胡大一.心房颤动:目前认识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1,5(2): 70-81.
[2]胡大一,张生.心脏病学实践200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1.
[3]Cappato R, Calkins H, Chen SA, e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告 下一个医学论文: 卒中单元的护理管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