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议肝脏常见肿瘤的免疫病理学诊断新进展 |
|
关键词:肝肿瘤;病理学;免疫组化;诊断 至2008年底,国内外文献中报告发生于肝脏和肝内胆 管系统的各类原发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已超过90种,大多数 间叶性肿瘤都可在肝脏发生[1,2]。肝脏原发性肿瘤中最为常见 的组织学类型当属起源于肝细胞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的肝内胆管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而肝脏间叶源性肿瘤 如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 细胞瘤等也并不少见[2]。此外,肝脏也是全身各系统肿瘤易 转移到达的靶器官,其中最常见的肝转移性肿瘤是来自胃 肠道的腺癌。上述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常有某些相似或 交叉之处,如高分化HCC与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 adenoma,HCA)、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间的鉴别,HCC与ICC 间及两者的某些亚型与肝脏间叶性肿瘤间的鉴别已成为日 常病理诊断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多数情况下,需结合某些特 异的免疫组化标志物来明确或辅助诊断。在肝胆系统常见 肿瘤的病理诊断中,免疫病理学诊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作用。本文结合相应的工作体会,就部分较为常见的肝脏肿 瘤的免疫病理诊断特点作一综述.http:// / 肝脏上皮性肿瘤 一、HCC HCC是我国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据WHO于2005年 的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增肝癌患者62万,每年约有59万人 死于肝癌,而在我国每年有20万~30万人死于肝癌[3]。HCC 的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有时单纯依靠组织形态学观察难 以与其他类型的良、恶性肿瘤相鉴别,为进一步提高其诊断 准确率,需要依靠某些免疫标志物来进行相应的辅助诊断. HCC主要表达细胞角蛋白CK8和CK18,极少表达 CK7和CK19。肝细胞抗原1(Hep Par1)在HCC中的阳性率 高达83.7%[3]。Glypican-3(GPC3)是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家族 的成员之一,属癌胚抗原性质,参与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的形 态发生和生长控制。1997年,Hsu等[4]首次提出GPC3可作为 HCC的潜在肿瘤标志物。而Wang等[5]观察221例手术切除 的肝标本[其中111例HCC、48例HCA、30例肝局灶性结节 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及32例大再生结节] GPC3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示75.7%的HCC组织呈阳性表型,而其他110例良性肝细胞病变组织则呈阴性,提示 GPC3是一种鉴别HCC和肝细胞性良性肿瘤(尤其是HCA) 的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笔者在工作中也发现,GPC3是 特异性针对HCC肿瘤细胞的抗体,其阳性率为50.9%. 部分HCC可灶性表达CK7或CK19,丛文铭等[2]将其视 为HCC伴胆管上皮分化的表型特征。HCC若同时出现肝细 胞和胆管细胞表型特点,则提示肿瘤组织内含有可向肝细 胞和胆管细胞双向分化的干细胞成分,其生物学特性值得 进一步关注,但不宜将这类肿瘤归为混合细胞型肝癌. 二、ICC ICC是仅次于HCC的第二常见肝脏恶性肿瘤,在我国 其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6.7%[1,6]。ICC是指来源于肝内 二级分支以下的胆管树上皮腺癌,常表达CK7、CK8、CK18、 CK19等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董辉等[7]对80例HCC与80 例ICC病理组织的对比研究表明,ICC中CK19的阳性率达 92.5%,HCC中仅为14.4%;MUC-1在ICC中的表达率为 73.8%,HCC中仅为7.8%;ICC中AQP-1阳性率为65.0%, CA19-9阳性率为44.4%。故作者认为,ICC的一线诊断抗体 为MUC-1和CK19,二线诊断抗体为AQP-1,必要时辅以 CA19-9. &n[1] [2] [3] [4] [5] [6]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血ICAM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间接粘结技术新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