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敏性紫癜患儿静脉血ICAM |
|
用儿科学诊断标准确诊[3]。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4 ~14岁,平均8.3岁,病程1~8天。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儿童5名,其中男3名,女2名,年龄6 ~14岁,平均9.8岁,抽血前1周内无发热及用药史。 1.2 方法 1.2.1 RNA提取:患儿及健康儿静脉血3~5 ml,肝素抗凝(生理盐水稀释),沿离心管壁 加到Ficoll分离液上层,两者比例为2∶1,2 000 r/min离心20分钟,取单个核细胞层,PBS 洗涤后,将细胞溶于1 ml变性液(4 mmol/L异硫氰酸胍,25 mmol/L柠檬酸钠(pH 7.0) ,0.5%十二烷基肌酸钠,1%β-巯基乙醇),液氮中匀浆后,依次加入0.1 ml 2 mmol/L醋 酸钠(pH 4.0),1 ml饱和酚,0.2 ml氯仿/异戊醇(49∶1),振荡混匀后,冰浴15分钟;4 ℃ 15 000 r/min离心20分钟,取水相加入等体积异丙醇,-20 ℃沉淀1小时,15 000 r/min离心20分钟,将沉淀再溶于500 μl的变性液中,65 ℃孵育5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 RNA沉淀(4 ℃,15 000 r/min离心20分钟)经80%乙醇洗涤,空气干燥后溶于20 μl DEPD水 中。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浓度和纯度,-70 ℃保存备用。 1.2.2 cDNA合成:在50 μl的反应体系中,加入RNA 10 μg,RNasin 20 U,2.5 mmol dNTP 2 μl,500 ng Random Primer,5×RT buffer 10 μl,AMV-反转录酶10 U。42 ℃ 孵育1小时,95 ℃ 5分钟灭活,加水稀释1倍,-70 ℃保存备用。 1.2.3 引物:引物根据已发表的文献,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成。其序列如下: β2微球蛋白(β2-M)[4]产物长度306 bp。5′-AGT-ATG-CCT-GCC-GTG- TGA-AC-3′5′-AGA-TCC-TCC-CGA-CCG-TTG-AA-3′。ICAM-1[5]产物长 度234bp。5′-TAT-GGC-AAC-GAC-TCC-TTC-T-3′5′-CAT-TCA-GCG-TCA-CCT- TGG-3′。 1.2.4 PCR:反应体系50 μl,内含cDNA稀释物10 μl,dNTP 200 μmol,引物各0.5 μmol,Tag-DNA聚合酶3 U,10×PCR缓冲液5 μl。PTC100型热循环仪上,分别扩增 β2-M和ICAM-1。94 ℃变性5分钟后,94 ℃再变性1分钟,50 ℃(β2-M)或55 ℃(IC AM-1)退火1分钟,72 ℃延伸1分钟,循环35次,72 ℃再延伸5分钟。 1.2.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Sambrook等[6](198 9)的方法进行。电泳缓冲液为1×TBE(0.89 mol Tris-HCL,pH 8.0,0.89 mol硼酸,0 .02 mol EDTA)。上述PCR产物加样于2.0%琼脂糖凝胶上,溴化乙锭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 果。 1.2.6 PCR产物定量标化:β2-M扩增产物各10 μl,2.0%的琼脂糖凝胶电泳(50 V, 2小时),GDS—7500紫外凝胶分析系统上照像。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电泳图中β2-M的cDNA 条带的亮度和面积,亮度和面积的乘积为电泳条带中cDNA的相对含量。在β2-M量一致情 况下,决定ICAM-1 cDNA的扩增加样量,并计算ICAM-1的表达量。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软件行秩和检验。
2 结 果
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13例,健康儿童5名,外周静脉采 血,分离白细胞。各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1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特征及ICAM-1的相对表达量
编 号 年 龄 性 别 紫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伴心脏损害的风湿病的检测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浅议肝脏常见肿瘤的免疫病理学诊断新进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