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发肥大性骨关节病 附一例报告 |
|
增强。X线检查:双前臂、尺、挠、掌骨、双下肢长 、短管状骨呈对称性骨皮质增厚,骨干增粗,骨膜明显增厚,双侧距骨头及足舟状骨肥大。 手指皮肤活检:表皮角化过度,上皮突延伸,真皮浅层及小血管周围小圆细胞浸润。电镜示 纤维母细胞内可见丰富的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2 讨 论
1868年Friedrich首次报告本病,Touraine[1]于1935年将该病定名为厚皮性骨膜病 (pachydermoperiostosis)。针对各自报告病例的突出临床特征,本病还有其他命名:原发 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特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家族性肥大性骨关节病。Martinez-Lavin等 [2]认为最为适合的命名为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它既强调了本病无伴发的疾病 ,同时也概括了那些无皮肤增生病变和无家族史的病例。 本病男女比例为8.9∶1,67%有明确的起病年龄,于初生及15岁时有两个发病高峰。 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杵状指(趾)、皮肤增生及广泛对称性骨膜新骨形成三大症状。典型 病例表现为手足增粗变厚,长度不增加而呈铲状或兽掌状,并伴多汗,指端呈球状,其近端 止于远侧指间关节,指甲呈鹦鹉嘴状;前额及眉间皮肤增生,形成粗大皱襞,眼距宽,鼻梁 低,鼻端大,鼻唇沟加深,呈狮貌,头皮呈脑回样,皱襞粗大,沟嵴明显,纵行走向;骨膜 新骨形成可致前臂和小腿日益增粗,腕及踝关节亦相应粗大,并出现慢性骨痛。 本症主要X线表现是程度不等的管状骨对称性骨膜新骨形成。轻型或病变早期倾向于局限在 远侧的长骨、掌、跖骨及近侧指骨,严重及进展性病例最终累及除颅骨以外的所有骨骼,并 发展至韧带与骨间膜广泛骨化,导致关节及脊柱强直。由于病变程度的差异及所处的不同阶 段,骨膜新骨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关节病变主要累及膝、踝和腕关节,关节液为非炎性, 滑膜病理表现为轻度内衬细胞增生、小血管增厚伴纤维化,并有轻度非特异性炎细胞浸润。 皮肤病理表现为真皮胶原纤维增生、浅层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及成纤 维细胞增生,毛囊、皮脂腺增生肥大。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发现。 国外有人对125例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2]:男性占89%,家 族史占38%,杵状指(趾)占89%,X线骨膜炎占97%,关节滑膜渗液占41%,皮肤损害中增生性 皮肤改变占73%,面部粗陋占61%,头皮沟回样改变占24%,象皮腿占24%,多汗占36%,皮肤 溢脂占33%,痤疮占13%。 除上述表现外还有慢性骨痛、男性乳房女性化、阴毛呈女性样分布、骨髓纤维化[3] 、增生性胃肠病变[4]、染色体异常[5]等。 原发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依据为缓慢进展的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及头面部、肢端 皮肤肥厚,可能有家族史,且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杵状指(趾)及皮肤肥厚性病变,如:① 肢端肥大症:也可有手足粗大、皮肤肥厚,但此症下颚、鼻子、眶上嵴和舌均增大,由垂体 瘤所致者多有蝶鞍增大,活动期血清无机磷和GH多升高,且不存在长骨的骨膜增生。②肺性 肥大性骨关节病:起病较晚,关节痛较明显,少有皮肤改变,有心肺原发疾患,对于骨关节 病先于肺部肿瘤及肺部症状者鉴别较难,往往需较长时间随访。③甲状腺性肢端肥厚:发生 于甲亢患者,除有杵状指外,还存在突眼、粘液性水肿。T3、T4升高可资鉴别。X线检 查可见指骨骨膜下新骨形成。④其他:畸形性骨炎、麻风、梅毒也需鉴别。原发性肥大性骨 关节病分型如下:①完全型:骨膜成骨亢进、杵状指(趾)、面部肥厚表现及脑回样头皮四项 俱在;②不完全型:无脑回样头皮,其他三项均有;③轻型:有杵状指(趾)、面部及(或)头 皮变化,骨膜成骨表现很轻微或无。临床多见为不完全型。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滑膜巨噬细胞与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及关节破坏的相关性 下一个医学论文: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伴心脏损害的风湿病的检测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