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变都直接影响到肌钙蛋白与Ca2+结合,进而影响到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结合[3,4]。

3.心肌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β-MHC是目前研究
的热点,它是一种收缩蛋白,占心室肌蛋白成分的35%,由球状头部区和长形杆状区组成,
头部区含有ATP酶活化区与肌球蛋白轻链、肌动蛋白相结合的位点。人类 β-MHC基因全
长22.8kb,由40个外显子和39个内含子组成。

二、突变的研究

1.突变的定位:目前已发现多达30种以上的错义突变均可引起HCM。Rayment等[5]研
究证实,这些突变与结构和功能上的特殊区域相关联,其中24种突变集中地发生在肌球蛋
白头部的4个特殊位置周围,分别是: (1) 与肌动蛋白结合的交接区,(2) 在核苷酸结合位
点周围,(3) 邻近于两个活性半胱氨酸残基连接区,(4) 紧靠重链和轻链的交接区。另外
在肌球蛋白杆状区也存在着5种突变,这5种突变集中在连接肌球蛋白头部与粗肌丝后骨架
的β-螺旋的片段上,从而影响能量向粗肌丝束的传送。目前,这29种突变已进行了准确定位。

2.突变的作用:经物种间的比较分析,发现β-MHC基因的错义突变多发生在
进化中高度保守的氨基酸上。体外试验证实了突变的肌球蛋白具有减弱肌丝形成
和减弱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能力[6]。 Straceski等[7]为了评估
β-MHC突变体的稳定性及它们形成粗肌丝的能力,把编码大鼠野生型β-MHC和
七种相应的FHC错义突变体转染到COS细胞上,利用免疫荧光分析方法,最终得
出了FHC突变体在总体上不改变蛋白质的稳定性的结论,但有29%的COS细胞在
转染FHC突变体后不能形成丝状结构,这个试验在病毒启动子不同的条件下进行
重复,均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另外,对FHC突变体(Arg-249Gln)的生化分析也证
实了突变体和野生型MHC在不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溶解性不同,从而提示了肌球蛋
白突变体可改变与其他收缩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3.突变的性质:不同的β-MHC基因的错义突变具有不同的外显率,有报道证
实外显子13上的错义突变与较高的外显率相关。HCM的表型和基因型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联系。通过对有共同突变而无亲缘关系的、分别来自不同人种和种族的FHC大
家族自然病程的分析,证明基因型可影响生存率。早在1990年Watkins等[8]就指
出了患者携带的突变如果改变MHC蛋白质的电荷,其估计寿命明显地缩短。这个结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氯沙坦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患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
    超声心动图监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冠
    非洛地平缓释片逆转左室肥厚及对舒张功
    肥厚性心肌病心尖肥厚亚型的临床诊断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中及术后
    丹红注射液联合辛伐他丁治疗不稳定型心
    心肌活力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16例临床
    左侧自发性气胸疑似不典型心梗1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致缓慢型心律失常16例
    双心室肥厚型心肌病 附1例报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