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
|
夹层动脉瘤符合率 均为100%,结果相一致,但它们又各有特点。CT表现为主动脉真假二腔及内膜瓣,真腔受压 变型,假腔内血流缓慢或血栓形成。Sommer[6]认为:CT诊断胸主动脉夹层动脉 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MRI诊断AD亦有独到之处,首先可多层次、多平面 成像,连续摄片,对胸段AD能清晰显像,随着心脏 门控技术的应用,能很容易地观察到真假腔血流的变化,并能显示出附壁血栓,详细观察内 膜片和血管壁等结构,认为MRI诊断AD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动脉造影。但CT和MRI均存在共同缺 点:检查时间长、危重病人不能耐受、不能床边进行,对危重病人无法及时诊断;费用高, 经济负担重;MRI还因其有强大的磁场,携带起搏器及其它金属支架等治疗装置的患者不能 接受此检查;CT、MRI作为贵重设备,基层医院未能普及,亦是其不足之处,CT、MRI是 一种理想的确诊工具,但不是一种理想的随诊工具。 3.5 动脉造影共8例,4例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Erdel[7]认为:胸部大 动脉X线血管造影至今仍为胸部大动脉瘤确诊和手术的依据,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动脉数 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可明确显示夹层动脉瘤的位置、大小、破裂部位和管腔扩大等情 况。但由于一些慢性AD急性发作病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已形成血栓,造影可能无法真实反 映管腔的大小。血管造影费用昂贵,不能床边进行,危重病人不能耐受,检查操作复杂,技 术要求高,必须有一批熟练掌握血管介入技术的医务队伍,基层医院一般无法完成。因此血 管造影不是理想随诊工具。 从我们资料中显示,心电图、胸片对AD不能作出明确诊断,但可作为第一道筛选工 具;CT、MRI、血管造影对AD能作出明确诊断,但因其各有优缺点,不是一种理想的随诊工 具;超声心动图对AD诊断可靠、重复性好、可床边进行、费用低、无创、实用,是一种理想 的随诊工具,对包括基层医院在内的各级医院均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吴焱贤(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528300) 郭新友(广东省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528300) 吴赛珠(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 方医院心内科 广州,510515) 翁昌鸿(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 方医院心内科 广州,510515) 刘伊丽(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 方医院心内科 广州,510515)
参考文献
1,董承琅,陶寿淇,陈灏珠,等主编.实用心脏病学.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3:87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不同剂量及类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疗效比较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尼尔雌醇对患有冠心病的绝经妇女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