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中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的研究

increased with age; the various ethnic groups had over a 12-fold difference in IR; and the overall I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rth China than in south regions.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type 1  Epidemiology  Incidence

(Chin J Endocrinol Metab, 1999,15:3-7)

  1型糖尿病是严重危及儿童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WHO于1990年启动DiaMond项目以监测全球1型糖尿病的流行规律,近年欧洲和北美等地对1型糖尿病发病的时间趋势、地区差别等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而亚洲各国,尤其是我国大陆这方面资料尚欠缺。了解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特征,有助于探讨我国乃至世界1型糖尿病的流行规律,进而探索发病原因和防治对策。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时间
  目前在全国已正式建立并开展儿童糖尿病登记工作的地区中心有23个。登记网络遍布全国六大行政区的17个省(市)。覆盖面积达424  859.5平方公里。覆盖年龄15岁以下儿童,总数为23382609人(男12044324人;女11338285人)。本研究共登记到1988~1996年儿童1型糖尿病病例总数916人,13例因年龄超过15岁而被剔除。因缺乏第二来源病例,桂林(儿童总数334448人,病例9人)、徐州(儿童总数2777936人,病例6人)和遵义(儿童总数858969人,病例5人)三个地区中心的资料在分析时未被使用。表1描述了年龄<15岁人口及883例儿童1型糖尿病病例在16个省(市)20个资料合格地区的分布。除汉族外,还登记到了我国8个少数民族<15岁儿童1型糖尿病的病例,他们分别是蒙古族(4例)、维吾尔族(4例)、回族(5例)、朝鲜族(2例)、满族(3例)、壮族(14例)、黎族(2例)和哈萨克族(3例)。
  二、登记方法和标准
  本研究按照WHO DiaMond项目统一的要求〔1〕,采用捕获-标记-再捕获(CMR)法〔2〕从两个独立的来源进行调查登记。第一来源是指县级以上具备诊断1型糖尿病能力的医院,第二来源主要包括学校、幼儿园、计生委及保险公司等。各地区中心按全国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标准进行培训、登记和上报。由我们编写全国的登记方法指南和登记手册,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培训各地区中心的业务骨干,然后又要求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登记方法,经我们修改审定后才同意执行。

登记对象需符合以下标准:
  1.在1988年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新诊断的发病年龄在15岁以下的1型糖尿病病例。
  2.有县级以上医院的明确诊断,并接受胰岛素治疗。
  3.具有本地户口。
  三、统计方法和指标
  1.用CMR方法推算预计病例总数(N)及其方差〔Var(N)〕和95% CI〔2〕。N=(M+1)(n+1)/(m+1)-1,式中M为第一来源病例数,n为第二来源病例数,m为两来源重复登记病例数。Var(N)=(M+1)(n+1)(M-m)(n-m)/(m+1)2/(m+2)。
  2.各年的人口由表1所列人口资料和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推算。
  3.1988~1996年期间各地区中心随访的总人年数由实际开展回顾性登记工作的年数乘以当地1992年(随访的中位时间)的人口数得到。
  4.1型糖尿病的确定校正发病率(Ascertained and corrected incidence rate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由预计病例总数N除以相应的人年数得到。
  5.根据泊松(Poisson)分布方法推算粗率的95% CI;以Poisson回归模型来分析年龄对1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第一届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周精华择要
    儿童多发性硬化九例分析
    精制孢子丝菌素的研制及其诊断儿童孢子
    儿童智力低下434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
    中国儿童营养研究的进展
    麻城市1969~1998年儿童伤害死亡趋势和
    中国中小学生皮褶厚度与体成分研究
    中国人着色性干皮病遗传互补组分析
    一个中国人群哮喘与5号染色体的连锁分
    儿童单纯肥胖症诊断方法学
    香港儿童健康服务
    黄绿色蔬菜对儿童血清类胡萝卜素水平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