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利用免疫聚合酶链反应探讨HBsAg阴性 HBV DNA阳性的形成原因

CR污染。免疫PCR阳性的2例单项抗-HBc(+)和3例伴其它抗原抗体的抗-HBs(+)患者1~3个月后复查HBV血清标志时HBsAg(+)。

表2 免疫PCR检出HBsAg与HBV血清标志的关系


项  目 例数 immuno-PCR

阳性例数 阳性率(%)
无HBV标志 1 0 0
单项抗-HBs(+) 4 0 0
抗-HBs(+)/HBsAg或抗-HBc(+) 8 6 75**
单项抗-HBc(+) 5 3 60*
HBsAg(+)和/或抗-HBc(+) 5 3 60*

*后三组合并与单项抗-HBs(+)χ2统计,Fisher精确概率为0.0287;
**与单项抗-HBs(+)χ2统计,Fisher精确概率为0.0303

  六、SSCP分析
  6例患者双份血清为HBV DNA(S区引物)阳性。PCR产物为522bp,占S基因62.7%,包含了HBsAg主蛋白的主要抗原决定簇(氨基酸残基117~147)。以前后血清对比的方式进行SSCP分析发现,仅1例患者为SSCP阳性。

讨论

  免疫PCR是目前检测抗原抗体最敏感的方法。用它来检测血清中的抗原时,敏感性高于ELISA约103倍[2],检测血清中的HBsAg则可达0.5pg/L[3]。本研究发现,免疫PCR的敏感性也高于RIA法约5~125倍,应用于评价HBsAg(-)/HBV DNA(+)的形成原因也获得满意结果。因此,免疫PCR因其突出的高敏感性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3例HBsAg(-)/HBV DNA(+)的患者中,12例免疫PCR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52.2%。与原乙型肝炎标志(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比较发现,免疫PCR检测的阳性病例主要为单项抗-HBc(+)或抗-HBs(+)伴其它抗原抗体患者。因此,HBV感染的恢复早期,即抗-HBs(+)形成早期使HBsAg处于低水平是ELISA出现假阴性的主要原因。
  肝病患者中HBsAg(-)/HBV DNA(+)的流行率为25%[4],较本研究的流行率(5.1%,23/452)高。目前认为HBsAg(-)/HBV DNA(+)的形成原因是处于HBV感染恢复期和HBV基因突变[6,7]。但有关HBV基因突变的报道仅为横向比较,缺乏个体自身的前后纵向比较[6,7],因此,无法区分基因突变和变异株感染。“a”决定簇的突变在HBsAg阳性与阴性患者中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6],因此,基因突变在HBsAg(-)/HBV DNA(+)形成中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结合免疫PCR对临床检查中出现HBsAg(-)/HBV DNA(+)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43.5%(10/23)的血清为ELISA的敏感性不高造成,56.5%(13/23)有可能是HBV DNA检测中的假阳性。进一步纵向比较6例患者的双份血清发现,S基因的主要抗原决定簇仅1例存在突变。因此,处于HBV感染恢复期是临检HBsAg(-)/HBV DNA(+)的原因之一,而突变可能不是主要原因。进一步增加病例数,延长随访时间可最终阐明这一问题。
  PCR假阳性的主要原因是污染,PCR的污染问题似乎是较难控制的普遍问题,常规设立一个阴性对照不足以完全排除PCR的假阳性[8]。在大规模、长期的临床检验中,污染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室采用严格的措施控制污染,但仍存在低水平的污染。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布洛芬对创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左旋咪唑对氯胺酮麻醉家兔红细胞免疫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隔离效应
    抗人肝癌免疫毫微粒的制备及体外免疫学
    血浆置换疗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脑干损伤早期白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隐
    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鼻咽分泌物中多种呼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儿童接种乙型肝炎
    肝癌切除加免疫化疗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