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发性肝衰竭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一例 |
|
吴晓川 于伶 刘元杰
患者男,41岁,商贩。因乏力,纳差,厌油,尿黄半月,加重伴腹胀,尿少3天于1997年11月22日入院。入院后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深,体重急剧下降,大便每日4、5次,出现意识障碍。既往无输血及注射史;半年前到云南经商,有性乱史,曾患淋病。体检:体温36.8℃,重病容,极度消瘦,神志清楚,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注射部位有瘀斑,左腹股沟触及浅表淋巴结二个,约1cm×1cm。双肺呼吸音减弱,肝、脾未扪及,腹水征(+)。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包皮、冠状沟满布菜花样疣状物,其间有糜烂。实验室检查:血WBC 16.2×109/L,N 0.9,L 0.1,PC 51×109/L,肝功能:ALT>200U, AST 190U, TB 380μmol/L, DB 238 作者单位:400030 重庆市传染病医院μmol/L,TP 65g/L,AIb 34g/L,凝血酶原时间32秒(对照12秒)。HBsAg(+),抗-HBe(+),抗-HBc(+),抗-HCV(+)。B超示肝炎表现,腹水。胸片:肺部感染。腹水常规黄色,浑,蛋白定性(—),细胞总数4 750×106/ L,白细胞数195×106/ L,单核67%,多核33%。尿道分泌物涂片淋球菌(+)。血清ELISA抗-HIV(+),蛋白印迹试验(+)。入院诊断:1. 艾滋病并发暴发性肝衰竭;2. 乙型、丙型肝炎重叠感染;3. 肺部感染、腹腔感染;4. 淋病;5. 尖锐湿疣。入院后予以重型肝炎综合治疗,抗感染及对症处理,住院第6天时死于艾滋病,多器官功能衰竭。死前肝组织病理检查:肝细胞广泛坏死,轻度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症细胞浸润,大量枯否细胞增生。免疫组化染色:肝脏网状支架塌陷,残存肝细胞呈“孤岛”,浸润的炎症细胞中淋巴细胞分类仅见B淋巴细胞,未见T淋巴细胞。生殖器疣状物病理检查:符合尖锐湿疣。
讨论 本例符合暴发性肝衰竭诊断,伴多种感染,多种性病;血清ELISA法抗-HIV(+),蛋白印迹试验(+),确诊为艾滋病并发暴发性肝衰竭。由于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引起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机会性感染,临床对以发热,慢性腹泻,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的艾滋病患者常易引起警惕,暴发性肝衰竭为首发症状者则少见。本例肝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淋巴细胞中缺乏B细胞,提示合并有乙,丙型肝炎的艾滋病可致暴发性肝衰竭。
上一个医学论文: 原发性念珠菌心内膜炎一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棒状杆菌败血症一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