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小儿皮肌炎的预后及随访

 JDM为较少见的结缔组织病,在没有应用大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前,病人的预后较差。约1/3的患儿死亡,由于病情进展快,较难控制,多死于呼吸肌麻痹及继发感染;1/3的患儿因肌萎缩、关节挛缩、钙化致残;另1/3功能恢复正常〔2〕。国外资料认为皮肌炎的最佳治疗期应在早期(4个月内),应用足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3〕。我们也认为JDM就诊时间愈早,症状愈轻,对病情恢复愈好。病程>4个月者,坚持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也能获得缓解。A组中病程<4个月18例,5个月~1年15例,1~2年3例,由于A组病人能坚持治疗,83.3%的病人获得缓解,病程>4个月18例,15例获得缓解,其中1例发病1年后来我院就诊,经皮质类固醇治疗,身体完全恢复,现已参军。JDM经过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预后较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国外资料认为皮肌炎病人的死亡多由于呼吸肌麻痹、合并感染、吸入性肺炎或急性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等导致死亡〔4〕。随访53例中死亡5例,A组病死率2.8%,B组病死率23.5%,证明皮质类固醇的长期应用可以明显降低JDM的病死率。
  钙化的发生可以导致病人关节挛缩、僵直而致残。我院曾报道JDM病儿钙化率为11.9%〔5〕,经过长期随访钙化的发生率较前报道为高,钙化的平均发生率为35.8%(A组为27.8%,B组为52.9%)。钙沉着的发生是在病程的1~7年,平均为2.5年〔3〕。A组钙化的发生率低于B组,但A组中仍有27.8%的病儿出现钙化,说明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可以减少钙化的发生,但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抑制钙化的发生。
  JDM主要累及皮肤、肌肉组织,发病后造成病儿活动障碍,累及呼吸、吞咽等功能,多丧失基本生活能力,给病儿带来极大痛苦,病情恢复缓慢,因此坚持长期治疗极为重要。过去有人认为JDM治疗困难,预后不良,病死率较高,经过远期随访,证明JDM经过长期治疗,多数病人可获得缓解。治疗过程中复发是常见问题,远期随访53例病儿中24例复发,最多1例复发7次。皮质类固醇停药过早,减量过快均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一般病人应用泼尼松2 mg/kg(症状轻者可用1 mg/kg)至少4~8周,待肌力有所恢复,肌酶下降,方可考虑缓慢减量,总疗程应在2年以上,根据肌力、肌酶结果调整剂量。治疗期间复发者,应增加泼尼松剂量,延长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时间,本组1例用药最长达15年,最终获得缓解,现已结婚。皮质类固醇治疗不佳的患儿,可以加用甲氨蝶呤(每周10 mg/m2),多可提高疗效。

作者单位:10004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参考文献

1 Bohan A,Peter JB.Polymyositis and dermatomyositis.N Engl Med,1975,292:344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皮肌炎并癫痫频繁发作一例
    小儿胆囊炎、胆石症62例分析
    止泻方治疗寒湿型小儿腹泻68例
    香港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伸肘位手法复位形石膏夹板固定治疗小儿
    小儿慢性胃炎锝标记固体餐胃排空检测
    抗生素对小儿呼气氢试验的影响
    小儿肠套叠59例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急性中毒126例分析
    防感冒制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
    健脾利湿汤加味治疗小儿泄泻50例临床分
    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近况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