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对其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关系的影响 |
|
in the protec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ventricular function, left collateral circulation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室功能受损程度是否存在平行关系有不同意见。有研究提示冠脉病变程度影响左室功能[1,2],也有研究认为,冠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功能无直接影响[3,4]。但以上研究均未考虑侧支循环的作用。为此,我们探讨冠脉病变程度与左室功能的关系及侧支循环的建立对这一关系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995年10月到1996年5月作选择性冠脉造影和左室造影109例,符合以下条件者为研究对象:(1)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至少有一支冠脉管腔狭窄直径≥70%,或左主干病变≥50%。(2)左室造影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仪检查无二尖瓣反流及其它瓣膜病变,亦无影响左室功能的其它心脏疾病。共36例,其中,男28例,女8例, 年龄27~76岁,平均年龄57.4±11.3岁,其中6例为陈旧性心肌梗塞。 二、研究方法 1.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按常规依次行右冠脉和左冠脉造影,常规多体位投照。左室造影采用右前斜位30°及左前斜位30°双向摄影。仪器应用Phillips C-4000双向球管心血管造影机,配有数字成像系统,冠脉及左室功能定量分析软件。 2.资料分析: 用冠脉内径减少≥70%的狭窄为有意义的病变。按照Leaman冠脉记分系统[4]记分。以右前斜位30°左室造影图像用面积—长轴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把左室壁分成五段:前基底段、前侧段、心尖段、膈面段和后基底段,按Cortina等[5]的评分标准对每一节段的室壁运动进行记分:正常1分,中等度降低2分,严重降低3分,无运动4分,矛盾运动5分,各节段分值相加为总分。 3.侧支循环判断:观察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冠脉是否存在来自同侧同支和同侧异支或对侧冠脉的侧支循环血管。有为阳性,无为阴性。 4.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处理。
结果
一、冠脉记分与LVEF的关系 1.以冠脉记分>10分为界值分组,A组≤10分,共20例;B组>10分,共16例,两组LVEF分别为59.5%±13.3%和53.5%±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示冠状动脉记分与LVEF无相关(r=-0.31, P>0.05)。 2.36例中20例冠脉造影显示无侧支循环形成,亚组Ⅰ≤10分,共12例,亚组Ⅱ>10分,共8例,LVEF分别为62.2%±11.8%和42.5%±16.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示冠脉记分与LVEF呈负相关(r=-0.64, P<0.01)。以LVEF(%)对Leaman冠脉记分的回归方程为=70.48-2.13X。 3.16例冠脉造影显示有侧支循环,冠脉记分≤10分与>10分各8例,LVEF分别为60.6%±13.8%和59.9%±17.1%(P>0.05)。 二、冠脉记分与左室壁运动记分的关系 36例冠脉记分与左室壁运动记分呈正相关,但相关程度低(r=0.37, P<0.05)。而在20例无侧支循环建立的亚组中,冠脉记分与左室壁运动记分正相关显著提高(r=0.73, P<0.01),以冠脉记分对左室壁运动记分的回归方程为:=4.65+0.60X。 三、冠脉病变支数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36例中单支冠脉病变22例,多支病变14例,LVEF分别为59.5%±15.2%和52.6%±16.4%,差异无显著性(P>0.05);左室壁运动记分分别为8.6±4.0和9.1±3.2,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多支病变14例中,6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注射地尔硫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QT离散度在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的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