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基因和瘦素 |
|
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目前尚不清楚是细胞壁的伸展、或储存的甘油三酯增多,还是细胞内存在一种特殊的代谢决定着ob mRNA的量。 研究表明胰岛素也是ob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素。链脲佐菌素引起的糖尿病动物模型ob mRNA减少90%,而用胰岛素治疗后ob mRNA的量得到一定恢复〔13〕。在体外实验中,胰岛素可显著增加脂肪细胞ob mRNA及leptin的产生。皮下注射胰岛素使小鼠ob mRNA增多,用正常血糖和高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进一步研究获得一致结果〔12〕。Malmstrom等对正常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用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研究发现:空腹血浆胰岛素与血浆leptin浓度正相关,输入胰岛素后血浆leptin浓度明显升高〔14〕。Widjaja等对三组不同种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浆leptin浓度与空腹胰岛素浓度相关,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leptin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高于用其它方案治疗者〔15〕。以上结果均提示胰岛素有调节leptin浓度的作用。 在不同的人群中的研究提示种族和年龄对血leptin浓度的影响不大,但不同性别血leptin浓度却有显著差异。Ostlund报道〔11〕即使是在体脂百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女性血leptin浓度是男性的3倍(1.71μg/L vs 5.80μg/L),此性别差异是否与女性更易于积聚脂肪有关尚待研究。 2.Leptin的转运及leptin受体:Housenecht的研究〔16〕表明分泌到血液中的leptin大部分通过与血清蛋白结合来运输。在人类至少有两种leptin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6 000和240 000,估计游离的leptin才具有生物活性。Leptin是大分子物质,通过血脑屏障 时需要特定 的途径。Banks等〔17〕用125I标记leptin的研究发现,leptin向脑脊液的转运具有饱和性和限制性,血清leptin浓度约25μg/L时达到饱和,超过此浓度时脑脊液中leptin浓度不再随血leptin浓度增加而呈比例增加。平均血leptin浓度较正常体重高300%的肥胖个体,其脑脊液leptin浓度仅增加30%。Leptin向脑脊液转运的饱和性可能是极度肥胖者发生leptin抵抗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肥胖的原发因素。因为通常在血leptin浓度达到25μg/L之前就有肥胖的发生。 继ob基因的克隆,小鼠的leptin受体基因及其人类同源序列也相继得到了克隆。Leptin受体基因在大脑脉络丛、下丘脑、肝脏、胰脏、肺脏及肾脏等多个部位均有表达,此与leptin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有关〔18〕。目前已发现C57BL/KsJ db/db小鼠和Zucker fatty (fa/fa)大鼠的leptin受体基因发生突变,血leptin浓度升高,具有肥胖表型,而对外源性leptin无反应〔19〕。在人类迄今还没有发现leptin受体的突变〔2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转化生长因子 1对牛血管内皮细胞 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自主性甲状腺结节显像诊断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