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肥胖基因和瘦素

徐淑静 徐明彤 傅祖植

  1956年Kennedy提出一个设想〔1〕(lipostasis theory):脂肪组织能产生一种物质,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的代谢控制中枢,影响机体的能量摄入和消耗以调节体重和体脂量。Coleman进行的联体共生实验(parabiotic experiment)显示〔2〕:以存在ob(obese)等位基因突变的肥胖小鼠(ob/ob)与正常小鼠(+/+)相连,结果使ob/ob鼠摄食减少而体重下降,说明ob/ob鼠的肥胖可被来自正常鼠血液中的调节体重的物质所纠正;其次以ob/ob鼠与具有db突变的肥胖糖尿病小鼠(db/db)相连,ob/ob鼠摄食极度减少而饥饿致死;另外db/db鼠与正常鼠相连,结果亦使正常鼠饥饿而死,提示db/db鼠体内存在大量调节体重的物质,而对其不敏感。ob基因和db基因的编码产物是配基和受体的关系。近年把这种ob基因的编码产物称为leptin(源于希腊语leptos,意为“瘦的”,中文译作瘦素),已证实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由于其具有调节体重的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
  一、ob基因和ob基因缺陷
  1994年Zhang等利用定位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地克隆了小鼠的ob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3〕,至今ob基因的定位和结构已明确。小鼠ob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人类ob基因位于第7号染色体的q31.3。ob基因长约20kb,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其编码区位于第2和第3外显子。在部分正常的啮齿类动物和人类中可见49位谷氨酰胺密码子的缺失,此多态性的意义尚不清楚。在5’侧翼区域中包含了TATA盒样的序列和数个顺式调控元件(3个拷贝的GC盒、AP-2结合位点和C/EBP结合位点)〔3,4〕。ob基因编码4.5 kb mRNA,含一个高度保守的能编码167个氨基酸的开放读码框架,其5’端有97bp的先导序列,3’端是3.7kb的非翻译序列。ob基因的表达具有脂肪组织特异性,且只有成熟的脂肪细胞才有表达。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的各种器官中进行ob mRNA的检测,结果在脑、心、肺、胰、肝、骨胳肌中均未检出,但在大网膜、后腹膜、肠系膜及皮下脂肪组织中却明显可见,尤以皮下脂肪组织最多〔5〕。
  目前已在两种遗传性肥胖鼠中发现ob基因突变,致leptin合成受阻〔3〕。在C57BL/6J ob/ob鼠中发现ob基因第105位精氨酸密码子发生了无义突变,产生大量缺陷的ob mRNA,血中没有功能性的leptin。在SM/Ckc+Dacob2J/ob2J鼠系由于ob基因启动子区发生变异,致不能转录ob mRNA。在这两种鼠系的血循环中均缺乏leptin。在其它啮齿类先天肥胖动物如db/db小鼠、fa/fa大鼠〔6〕,及获得性肥胖的动物模型中,如过量摄食导致肥胖的小鼠、谷氨酸钠注射致VMH损伤小鼠及棕色脂肪缺失小鼠〔7〕,均未检测到ob基因突变。在人类(白种人、亚洲人)肥胖者及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ob基因突变的研究中,大部分没有检测到突变,仅Considine筛查到一例ob基因编码序列的变异,在94位由蛋氨酸代替了缬氨酸。提示大多数肥胖者的肥胖并不是由于ob基因突变所致〔8,9〕。
  二、Leptin
  ob基因编码产物是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在分泌入血过程中去除其中由21个氨基酸组成的N-端信号肽,形成leptin。成熟的leptin含14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6KD,具有强亲水性,以单体形式存在于血浆中。人和鼠的leptin氨基酸序列有84%的同源性〔3〕。
  1.影响leptin水平的因素:循环中leptin浓度与脂肪组织ob mRNA的量相关。leptin水平受多种因素调节,普遍认为机体的体脂量是影响leptin水平的主要因素。脂肪组织体积或热卡摄取量的变化可影响ob mRNA和leptin的浓度。血leptin浓度和脂肪组织ob mRNA的量与体重指数(BMI)、尤其与体脂百分含量呈 正相关关 系〔10,11〕。体重减轻,ob mRNA减少,leptin水平降低;反之,体重增加,ob mRNA升高,leptin水平增高。在体脂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空腹可降低ob mRNA及血leptin浓度,而进食可恢复其浓度。短时间内过量摄食(12小时内120cal/kg)可使血leptin浓度在无体重增加的情况下升高40%〔12〕。肥胖者脂肪细胞ob mRNA及血平均leptin浓度明显大于体重正常者。同一个体中大的脂肪细胞比较小的脂肪细胞含ob mRNA更多,推测脂肪细胞的大小可能是ob mRNA表达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转基因小鼠人载脂蛋白AI基因表达对血浆
    衰老真皮成纤维细胞胶原基因调控研究
    骨痂组织冰冻切片前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
    癌基因与修复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利巴韦林累积剂量对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
    辽宁锡伯族及汉族耳垂基因频率的分布
    DNA测序证实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
    应用MOEA技术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
    唾液中口腔粘膜上皮细胞FMR1基因突变的
    应用PCR技术对DMD患者基因缺失及携带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