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探 |
|
展[3,4]。我们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心肌梗塞病人及健康人传统的危险因素,并测定LPL PVUⅡ和HindⅢ的基因多态性,以探讨LPL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1.对象: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2至1996年住院28天后存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106例(本市居民),并按1∶1选择本市某单位及同期来本院定期体检的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2岁,职业相当,无慢性肝、肾、肿瘤及冠心病等相关疾病的健康人作对照。 2.调查内容和方法:统一调查方法,分别由专人完成问卷、体检、血脂检测及LPL基因多态性的测定。调查对象应邀到本室。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饮酒史、饮茶史、体育锻炼史和精神刺激史。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及心电图,按体重/身高2(kg/m2)计算体重指数,按腰围/臀围计算腰臀比。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定坐位休息5分钟后的右上臂血压,测压3次,取平均值,如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2周内服降血压药者定义为高血压。室腹12小时采集静脉血,取血清集中由本室分批测定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TG、HDL-C、载脂蛋白(Apo)A、B及脂蛋白a(Lpa),计算Apo A/B比值,并按Freidewald公式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本实验室血脂检测接受阜外医院心血管流行病研究室质控并符合标准。取白细胞,参考Gotoda等[5]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LPL PVUⅡ和HindⅢ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根据是否存在相应的酶切位点,PVUⅡ和HindⅢ的基因型分别分为(--)、(-+)、(++)三种,并按单倍体分为H+P-、H+P+、H-P-和H-P+四种基因型。 3.统计分析:取问卷、体检、血脂及LPL基因测定等资料完整的106对数据进入分析。选择20个主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作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取有显著意义的因素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回归系数(B)、标准误、比值比(OR)、P值。为避免LPL基因型与单倍体基因型的共线效应,将LPL基因型和单倍体基因型分别与其它因素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病例与对照组间基因型的分布采用χ2检验。统计采用EGRET软件(香港中文大学)。
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LPL基因型分布(表1):冠心病组LPL PVUⅡ(--)型频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性,LPL HindⅢ基因型分布二组间几乎相同。LPL单倍体基因型H+P-频率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 6.79,P<0.05)。 2.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共选20个变量参与分析,结果与冠心病心肌梗塞联系有显著性的因素共10个,相应参数见表2。其中吸烟、精神刺激史、高血压及高TC血症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值在2.08~5.86之间,而经常锻炼、较高的HDL-C及ApoA/B比值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56、0.34和0.14。LPL PVUⅡ基因型及单倍体基因型也与冠心病有关,PVUⅡ(--)/非(--)的OR值为3.25,LPL单倍体基因型H+P-/非H+P-的OR值为2.89,而LPL HindⅢ基因型与冠心病无关。 3.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3):将LPL PVUⅡ和单倍体基因型分别与其它有显著意义的变量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A、B二个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佳(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分别为61.998和55.660,P均<0.001)。其中HDL-C和ApoA/B比值为保护因素,而吸烟指数、LPL PVUⅡ(--)及单倍体H+P-型为危险因素。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临床实践与学习 下一个医学论文: 北京农民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静息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对比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