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放射性核素肾图动态检测研究 |
|
0 174 25 14.37 71 22 30.99 35 17 48.57 合 计 248 157 63.31 812 609 75.00 330 268 81.21 166 147 88.55 χ2值 P值 χ2=142.16 P<0.001 χ2=461.32 P<0.001 χ2=154.71 P<0.001 χ2=70.23 P<0.001
表2 HFRS各型患者少尿期肾图检测结果(±s)
临床类型 检测例数 肾脏指数 (RI值)(%) tb(min) C1/2(min) 15min残存率(%) 轻 型 54 39.03±3.25 4.89±0.17 8.59±0.32 53.90±1.61 中 型 174 30.78±3.04 5.26±0.15 9.23±0.58 57.96±1.42 重 型 71 21.94±2.10 5.81±0.16 9.94±0.19 63.66±1.74 危重型 35 15.31±1.37 6.16±0.17 11.13±0.21 68.07±1.65 F值 P值 697.39 P<0.001 649.17 P<0.001 269.33 P<0.001 818.59 P<0.001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发热期第4天肾图开始出现异常,少数在发热期肾图正常者均是发热不足4天的病例,低血压休克期肾图异常率明显升高,少尿期肾图全部异常,多尿期部分病例肾图转为正常,恢复期绝大多数病例肾图转为正常,少数不正常者为临床类型较重患者。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证实,HFRS患者病程当中既有Ⅰ、Ⅲ型等多种免疫病理反应参与,特别是Ⅲ型免疫病理反应的参与[3,4],又有病毒直接作用,形成原发性损伤[5],致使反映肾脏损害的β2-MG在HFRS的发热期已明显增高[6],即发病早期出现肾脏损伤。少尿期炎性反应最重,肾单位功能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肾小管的吸收和分泌功能明显下降,并且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并导致局部病变,致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由于以上两种因素的影响,使131I-OIH排泄减慢,肾图异常,肾图检测的结果与HFRS病变情况呈正相关。 从表2看出,334例HFRS患者少尿期肾图RI值、峰时、C1/2和15分钟残存率4项指标值都显示在不同临床类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临床类型越重,以上四项指标的异常也越显著,危重型肾图异常最显著。这是由于临床类型越重,肾单位水肿、变性和坏死等炎性病变也越重,肾小管吸收和分泌功能障碍越严重,同时,肾小球滤过率也显著下降,致使131I-OIH排泄减慢,符合HFRS的病变规律。放射性核素肾图能够反映肾实质损害的状况,不但可作为HFRS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而且对于判断血液透析的疗效也有重要价值。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非放射性DNA探针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基因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煮沸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