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风湿关节炎引起肺功能损害的早期研究 |
|
RA组 5.96 3.64 158 3.10 20.38 正常组 6.40 3.85 162 3.06 26.6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1
表2 RA组与正常组血气分析比较 mmHg
PaO2 PaO2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P(A-a)O2 RA组 75.4 39.7 31.4 正常组 88.6 40.2 20.1 P值 <0.01 >0.05 <0.01
表3 5例RA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变化
TLC L DLCO ml.min-1.mmHg-1 PaO2 mmHg P(A-a)O2 mmHg 治疗前 5.67 18.68 71.3 34.6 治疗后 6.12 24.31 77.8 24.5 P值 <0.01 <0.01 <0.01 <0.01
图1 12例RA患者CT值与肺弥散功能关系
经直线相关分析,12例RA患者肺CT值变化与肺弥散功能改变呈负相关(r=-0.75),随着CT值的增加,肺弥散功能下降。
3 讨论 有报道〔2〕,RA患者1.6%~40%可伴肺间质纤维化,我们研究发现,32例患者,有12例伴有肺间质改变,占37.5%。从肺功检查结果分析,弥散功能改变最明显(P<0.01),其次为肺总量,说明已有发生限制性通气功能及弥散障碍的基础,从血气分析来看,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轻度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这些均提示:有弥散功能变化,尽管此时,这些病人无任何临床症状,是因为肺功能尚能代偿,但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后果可想而知。 有的学者认为〔2〕肺组织的改变可发生于RA患者关节症状出现之前,并对这些病人进行肺泡灌洗检查,发现灌洗液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2,3〕。也有人对RA患者进行肺活检〔4〕,发现有胶原纤维增生,这些提示有肺间质纤维化的改变,这与后期出现的肺部明显变化是相吻合的。引起这种改变的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但一般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反应〔5,6〕。 另外,我们曾对5例RA患者,伴肺功能损害,进行了治疗,主要使用环磷酰胺及糖皮质激素(强的松龙)治疗,用药2个月后,肺功能明显改善,这提示,早期采用适当的治疗,可能逆转病变,当然,我们还正在研究当中,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结论:RA患者早期引起的肺功能损害,主要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早期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可能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损害,也可能使已有的肺功能损害减轻,同时RA患者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对早期判断肺功能损害,了解疾病的进展,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
参考文献 1 罗慰慈主编.现代呼吸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772-775 2 崔祥宝,王鸣岐,萨藤三,主编.实用肺脏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19-420 3 Aratake K,Eguchi K,Migita K,et al,An autopsy case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ccompanied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intestitial pneumonia.Nihon Rinsho Meneki Gakkai,1998,21:129-13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剂量甲氨蝶呤对RA患者血浆TNF IL 下一个医学论文: A组链球菌壁多糖的抗原性及交叉反应性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