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蛭对2型糖尿病高粘滞血症的治疗作用 |
|
姜德波 刘淑珍 马立涛 孙礼君
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其在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塞等糖尿病并发症中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选用中药水蛭治疗2型糖尿病高粘滞血症,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要报告于下。
一、资料与方法
本组资料系1996年1月至1997年3月间的就诊患者,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1985年WHO标准,全部病例均经血流变学检验,血粘度指标增高者录入研究,但近1月内用过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者排除。将入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58.2±11.1)岁;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62.1±14.8)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患者均根据糖尿病治疗常规在1周内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治疗组加服生水蛭粉胶囊,每日服生药3克,连用3周为1疗程。治疗组疗程结束时,对照组入院3周后复查血流变学。
二、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对比可见,水蛭治疗3周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分别降低10%和15%,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46%,红细胞聚集指数降低26%。提 示水蛭对2型糖尿病高粘滞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与对照组对比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血流变指标无明显差异;3周后治疗组血流变指标显著改善,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果见表1。
表1 水蛭治疗2型糖尿病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
组别 血液流变学指标(±s) 全血比粘度 (1.54S-1) 血浆比粘度 纤维蛋白原 (g/L) 红细胞压积 (%) 红细胞聚集指数 治疗组(60例) 治疗前 12.18±1.89 1.89±0.18 4.01±0.68 48.68±6.53 1.60±0.46 治疗后 11.02±2.11* 1.61±0.57* 2.16±1.02** 45.29±11.82 1.19±0.77* 对照组(46例) 治疗前 12.21±1.90 1.82±0.24 4.12±0.63 46.71±5.31 1.52±0.39 治疗后 12.14±1.82## 1.80±0.27# 3.29±0.62## 45.10±9.86 1.49±0.69# 注:水蛭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P<0.01,**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P<0.05,##P<0.01 三、讨论
高粘滞血症系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可能是糖尿病多种代谢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增加可能是主要的因素。血液粘度增高反过来又可加重血管内皮损伤、降低微循环灌注、加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导致或诱发冠心病、脑梗死等糖尿病并发症。因此,降低血粘度在防治2型糖尿病并发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选用生水蛭治疗2型糖尿病高粘滞血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血液粘度显著改善,且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水蛭改善高粘滞血症的机理尚不清楚,近年发现水蛭全体中含有水蛭素、抗血栓素、类肝素等多种与抗凝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溶解纤维蛋白原、抑制红细胞聚集、阻滞血液凝固、增加微循环灌注的作用,与本组资料的观察结果相一致。水蛭的药效成份多系活性蛋白酶,遇热后容易变性,失去疗效,所以提倡生用。由于本组资料观察时间较短,对水蛭改善血粘度后能否有效地防治2型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未进行远期观察,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上一个医学论文: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3 细胞间粘附分子 下一个医学论文: 2型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J水平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