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癌中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 |
|
林玲 大野诚 远藤登代志 女屋敏正
甲状腺特异性转录因子(TTF-1)表达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对于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表达具有重要调控作用〔1〕。远藤氏已从大鼠肝脏基因组文库中克隆出TTF-1并鉴定了其结构特征〔2〕。另一方面,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组织中,TTF-1表达量不同;而且TTF-1的 表达量与 TG、TPO及TSHR mRNA表达量呈一定相关性〔3〕。大野氏的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组织中TSHR基因发生突变,我们推测TTF-1也可能存在突变,从而导致甲状腺特异性基因表达异常。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寻找TTF-1 cDNA突变。
一、材料和方法
1.模板准备:手术时取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滤泡癌4例;8例甲状腺癌旁组织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无甲亢或甲减表现。液氮迅速冷冻标本并贮存于-80℃,用酸胍-酚-氯仿(AGPC)法从0.5克组织中提取总RNA。20μl反转录体积中用11单位鸟反转录酶将mRNA反转录成cDNA。 2.引物准备:根据Ikeda等〔4〕发表的TTF-1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序列、核苷酸位置及扩增片段长度如下:
表1 引物序列
引物 碱基序列 核苷酸位置 B 5 -AACGGCAACCTGGGCAACAT_3 262~515 5 _TGCGCCTGCGAGAAGAGCAC_3 < 440~803
3.PCR-SSCP分析:PCR操作按Saiki等报道的方法,在50μl反应体积中含有:100ng 的模板 cDNA,1.5单位Taq DNA多聚酶,125ng32磷标记的顺义引物,125ng反义引物,1.25mmol/L各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10mmol/L Tris盐酸(pH 8.3),1.5mmol/L氯化镁,50mmol/L氯化钾及0.1g/L明胶。PCR在DNA扩增仪(2400型,美国Perkin Elmer公司)上进行。循环参数:94℃,30秒→55℃或60℃,1分钟→72℃,2分,循环35次。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特异性电泳带。 根据Orita报道的方法进行SSCP分析:2μl PCR扩增产物与8μl反应终止液(95%去离子甲酰胺,20mmol/L乙二胺四乙酸,0.05%溴酚蓝及0.05%二甲苯青)相混。95℃变性3分钟,混合液(1μl/行)加样于6%聚丙烯胺凝胶电泳(90mmol/L Tris硼酸盐,pH 8.3,4mmol/L EDTA及体积分数为10%甘油),室温中40W电泳2小时。电泳期间凝胶前后面分别置一电风扇冷却散热。电泳完毕后冰醋酸固定、干燥后,用BAS 2000扫描。 二、结果 1.应用RT-PCR法,从所有甲状腺癌组织及甲状腺癌旁组织扩增出TTF-1 cDNA片段B及C,特异性电泳带出现在所预料的位置(253bp及363bp,见图1)。
图1 甲状腺癌标本TTF-1 cDNA片段B(A)及片段C(B)PCR扩增后2%琼脂糖凝胶电泳 (A)及(B)1:分子量标记(Φ×174-HaeⅡ),由上至下依次为1353,1078,872,603,310,281bp. (A)及(B)2~4:依次为甲状腺癌旁组织,滤泡癌及乳头状癌
2.SSCP时,所检测的32例甲状腺癌组织及8例癌旁组织片段B均未显示电泳迁移率改变,而2例乳头状癌则在片段C出现电泳迁移率改变(见图2的第10、11行)。
图2 甲状腺癌中TTF-1 cDNA突变的SSCP分析 1~3:甲状腺癌旁组织,4、5:滤泡癌,6~15:乳头状癌。10、11:异常电泳带
三、讨论
已知TG,TPO及TSHR的组织特异性的表达的调控是一种转录水平的调控〔5〕。TTF-1是一种表达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38 000的转录因子,具有二个基本的分子功能:1.DNA结合功能;2.转录活化功能,能够识别TG、TPO、TSHR启动子〔6〕。启动子突变效应研究发现:结合部位DNA序列变化可剥夺TTF-1的结合功能及启动子活性。转基因细胞模型研究提示TTF-1对于分化的细胞表型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转染Kirst[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手术后远期疗效 下一个医学论文: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13 细胞间粘附分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