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状动脉造影和99mTc |
|
王佩芬 周康荣 陈祖望 曾维新 王灏 王刚 沈安
表1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心肌区段MB摄取计分关系
冠脉狭窄程度 区段数 相应心肌区段MB摄取计分 1 2 3 4 ≤50% 101 0 4( 4) 12(12) 85(84) 51%~75% 44 4(10) 9(20) 15(34) 16(36) 76%~99% 53 14(26) 19(36) 14(26) 6(12) 闭塞(100%)侧支差 7 4(57) 3(43) 闭塞(100%)侧支丰富 25 6(24) 14(56) 5(20) 总 计 230 28 49 46 107
注:( )内为百分率
报告46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资料,探讨99m Tc-MIBI能否准确预测冠脉狭窄及其程度,并作为冠脉造影术前筛选指标。 材料和方法 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6例,男42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2岁。全部病例于1个月内行冠脉造影和99mTc-MIBI静息心肌显像(MB)。常规冠脉、左室造影。冠脉狭窄分成Ⅳ级,Ⅰ级为正常或轻度狭窄(≤50%);Ⅱ级中度狭窄(51%~75%);Ⅲ级重度狭窄(76%~99%);Ⅳ级为闭塞(100%)。MB将左室心肌分成与造影相对应的五个区段,各区段心肌放射分布状态定性计分标准:4分,心肌MB摄取基本正常;3分,MB摄取明显减低;2分,局部放射分布严重减低;1分,局部无明
表2 冠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心肌 MB摄取定量分析比较
冠脉狭窄 程度 区段数 MB摄取值 (%) P值 ≤50% 101 89+11 <0.001 51%~75% 44 76+18 >0.05 76%~99% 53 67+16 <0.05 闭塞(100%) 侧支丰富 25 57+24 >0.05 闭塞(100%) 侧支差 7 45+21
显放射分布。同时测定并计算各区段单位象素的放射性计数平均值,各区段放射摄取量以左室最高计数率表示,称左室峰计数百分率(LP%)。各组冠脉狭窄与MB定量、定性分析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分析结果。冠脉狭窄程度与相应心肌区段MB摄取定量、定性比较分析,见表1、表2。
讨论 从本组对照研究中可见,局部心肌MB摄取计分为1时,相应冠脉狭窄>75%可能性为85.7%;相反MB计分为3和4时,相应冠脉狭窄≤75%可能性为83.7%。由此可见,MB不仅直接反映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状况,也反映冠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可作为冠脉造影的筛选方法;MB定量分析能准确判断心肌血流灌注的程度,从而鉴别有否心肌坏死及范围。尽管冠脉狭窄程度与MB心肌显像定量、定性结果有密切相关性,但各组间MB摄取有明显的重叠性(见表2),其主要原因为心肌血供丰富并有丰富侧支代偿,故静息心肌显像不能完全反映冠脉狭窄程度而必需采用负荷试验心肌显像。由于冠脉造影和MB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冠脉造影的筛选指标之一,对那些不宜行冠脉造影的高危病人及随访冠脉PTCA或搭桥术前、后心肌血流灌注改善程度的定量比较为一客观而有效的手段。
上一个医学论文: FEV1 与FEV1 FVC作为COPD气流阻塞判定指标的比较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活动及出院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