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风湿病临床研究力度 |
|
杨岫岩
与其他专科相比,我国风湿病学仍处于初级阶段。除少数几家医院外,大多数医院暂缺乏先 进的实验室研究条件;一些省市和不少医学院校还未建立风湿病学科,许多风湿病患者尚找 不到专科医生诊治。因此,需要加强风湿病临床研究的力度,一方面重视其临床研究,另一 方面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
1 临床研究的实用性与先进性
在许多人的概念中,实验室研究代表“高水平”,临床研究代表“低水平”。这是一种偏见 ,国际医学研究领域并无这个观念。相反,临床研究更受青睐。任何层次的医学研究,其目 的在于防病治病,而防病治病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临床实践。临床研究不但具有实用性,更具 有先进性,关键在于从事临床研究的医生需要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近二十年来,国际上非常 重视在临床医生中进行临床流行病学/临床科研的设计、测量与评价(design measurement a nd evaluation,DME)的培训,近几年又提出了证据基础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 BM)。这都说明,国际医学科研领域中,临床研究在受到重视,临床研究的方法学正在走向 正规化和科学化。 由于临床研究的对象是病人,它不象实验室一样可以人为地控制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条件。 临床研究涉及到个体差异、种族差异、病人的依从性、各种难以控制的混杂和偏倚,以及伦 理学等因素,所以临床研究的难度更大。实验室研究较大程度地依赖客观的实验室条件和资 金,而临床研究则更大程度上依靠临床医生自身的素质和勤奋。许多投给杂志的临床论文, 由于缺乏严密的设计和科学的测量,不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偏倚和混杂因素,使结论缺乏可靠 性和可重复性,不得不退稿。这就是为什么临床医生需要学习临床科研方法学—临床流行病 学/DME,以提高自身临床科研素质。 临床研究是一切医学研究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步骤,其资料来源于临床,其结果应 用于临床,更受临床工作者的欢迎,对临床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它更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2 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
谈起临床流行病学,许多人认为它是临床医生去从事流行病学调查。其实并非如此,流行病 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社区为研究基地,以大众人群为研究对象,后者以临床 为研究基地,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确切地说,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生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 方法应用于临床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临床流行病学以统计学为研究工具,应用流行病学的研究策略,同时根据临床研究的需要, 也包含药物流行病学、健康社会医学、临床经济和临床决策分析的研究。因此,加拿大McMa ster大学的学者给临床流行病学起了一个绰号—临床医学科研的设计、测量与评价,即DME 。可见,临床流行病学实际上是一门临床科研的方法学。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知识,有利于 提高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和科研素质。许多西方国家的医生将临床流行病学的硕士学位比作 临床医学领域的“MBA”。为了体现临床流行病学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工 作网(INCLEN)规定,世界各地的临床流行病学中心,要纳入其网络的条件之一,就是该中心 必须设在医院,因为它必须直接面向临床。在我国,系统性地学习过临床流行病学的临床医 生甚少,致使多数临床研究的质量偏低。这也是导致在大家的印象中,实验室研究水平高, 临床研究水平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临床研究的常用策略
临床科研分为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前二者又称为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 究包括病例报告、病例分析和横断面研究;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实验 性研究是指随机对照试验。按照EBM的观点,实验性研究能为临床提供最佳的决策依据,其次是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只是表面性地阐述一些自然现象,从中产生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假说,不用于验证假说。但由于实验性研究耗费较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而且由于伦理学等原因,许多研究课题无法实施。因此,国内外医学期刊中,观察性研究的论文仍占绝大多数。 3.1 描述性研究: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的价值有两个方面:①描述和报告罕见的临床现象,以积累资料;②提出或有助于日后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假说。 横断面研究其要点在于一次性地从研究对象(如病人)获取所需的研究资料。“一次性”的这 个横断点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时间,如某年某月;也可以是临床过程中的某一点,如[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慎重看待ENA多肽抗体的临床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