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检验结果与临床分析

张佩莲 李学平 冒长峙 周晓鸿 谢红

  自60年代开始,国外陆续有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发甲状腺疾病的报告,近几年来国 内亦有类似报告。本文对82例SLE患者进行了血清甲状腺素水平的测定,并对SLE合并甲状腺 功能异常的发生率、SLE临床表现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SLE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 及其发病机制作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997年1月—1998年4月,对我科住院收治的82例SLE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素 水平进行了普查。在82例中男性3例,女性7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7岁,平均32.3岁 ,平均病程2.94年,所有病例均符合ARA(1982年)SLE诊断标准。
1.2 方法: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于48小时内测定T3、T4、FT3 、FT4、rT3、TSH、TGA、TGM值。仪器采用上海核福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N-682型放射免疫计数器(微机分析)测定;T3、T4、FT3、FT4药盒由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TSH药盒由NMTC中国医学科学院核医学技术中心提供;rT3、TGA、TGM药盒由北京生 物技术研究所提供。

2 结 果

2.1 SLE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甲功正常60例,甲减16例,亚临床甲减2例,低T3综合征4例,TGA、TGM阳性6例。
2.2 SLE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的时间关系:先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SLE:2例被确诊 为甲减患者均在2年后患SLE;且初诊为甲减时,TGA及TGM均为阳性。
  确诊SLE后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12例确诊为SLE后约半年至5年诊断为甲减;2例确诊SLE后5 月、7年诊断为低T3综合征;2例确诊SLE后1~5年确诊为亚临床甲减。
  SLE与甲状腺功能异常同步:2例甲减;2例低T3综合征与SLE同时诊断。
2.3 SLE临床表现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见表1。


表1 82例SLE临床表现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


临床表现 甲功正常组
n=60 甲功异常组
n=22 P值
心包积液  5 14 <0.05
肾功不全 12 13 <0.05
血象异常 17  5 >0.05
皮疹 34 16 >0.05
关节痛 48 22 >0.05
甲状腺肿大  0  4 <0.05

   注:采用四格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4 对SLE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治疗:对SLE合并甲亢或甲减时,初次用药 仅针对SLE,如果经治疗后甲功不能恢复者,才给予相关治疗。如有1例SLE活动期并甲减的患者存在大量心包积液,初期仅给强的松1.5 mg.kg-1.d-1,1个月后狼 疮活动指标均有改善,但心包积液吸收及甲功检测恢复不明显,加用甲状腺素片40 mg/d, 约10天后积液明显吸收,甲功检测正常。
  SLE合并临床甲减及低T3综合征时,因随着SLE病情被控制,甲功亦恢复正常,故不需特殊治疗。

3 讨 论

  本文8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26.83%(22/82),其中甲减发生率为19.51%(16/82), 这一结果与国内作者报告[1]相近而高于国外Goh等[2]及Miller等[3]的报告。也远远高于甲减在自然人群的发病率0.4%[2]。
  SLE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并发在时间上可先可后,也可同步发生。与本文有的作者报告相同, 以先SLE后甲状腺功能异常为多见[1]。先甲状腺功能异常后确诊SLE的2例患者,初诊时TGA及TGM均为阳性,多年后才出现SLE相关临床表现。故临床上诊断甲减,当TGA及TGM阳性时,应监测是否合并SLE,以免因漏诊而延误病情。
  本文表1还说明并发自身甲状腺功能异常的SLE患者,其关节痛、皮疹及血象异常的发生率与 无此并发症患者并无差别(P<0.05),而心包积液、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则有显著性差异 (P>0.05),这与既往有的报告有所不同[4]。临床上SLE伴甲状腺疾病早期 不易识别,当出现心包积液、肾功能不全时,常常只考虑到SLE病情活动,而忽略甲状腺疾 病的存在,当甲状腺肿大时才引起警觉。亦如本文表1所示SLE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甲状腺 肿大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引导性骨再生模型中皮质骨哈弗系统再建
    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基因缺失与杂种基因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应该重视昔多芬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
    PMLC评估护理系统实施标准的研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