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sAPO |
|
张开明 董峰 尹兴平 郭志杰 唱文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免疫特征是B淋巴细胞多克隆活化,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有多个细胞 因子异常[1]。近年研究显示,SLE患者体内细胞凋亡紊乱[2,3],为此, 我们采用ELISA法对SLE患者血清中sAPO-1/Fas水平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不同程度的SLE患者71例,取自1994年8月—1998年6月皮肤科、内科及外院,女51例,男20例,年龄13~54岁,平均34岁。病程18天~11年。诊断标准参照1982年美 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疾病活动程度判断标准参照Valentijn[4]法 ,临床症状评分<10分者为相对稳定期,>11分者为活动期。正常对照者为68例。 1.2 方法:sAPO-1/Fas测定试剂盒为Genzyme公司产品。取患者及对照组静脉血2 ml,分 离血清,-40 ℃备用待测,待样品累积够96孔(复孔)时一次性同步测定(其中12例为动态测 定,三次以上),采用夹心ELISA法,严格按照说明操作,最后置Labsystem全自动酶标仪45 0 nm处测吸光度(A)值,用标准品A值及浓度绘制标准曲线,从中求得血清中sAPO- 1/Fas含量(单位μg/L)。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后,再进行t检验。
2 结 果
2.1 SLE患者血清sAPO-1/Fas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SLE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测定 结果(±s) μg/L
组别 n sAPO-1/Fas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t值 P值 SLE组 71 4.93±2.13 2.85 <0.01 活动期 38 5.07±2.18 2.94 <0.005 稳定期 33 4.78±2.06 2.53 <0.02 正常对照组 68 3.72±1.64
注:活动期与稳定期比较P>0.05,双侧检验 2.2 将患者组测定结果超过正常对照4S确定为阳性时,SLE患者组阳性率约为 20%(14例)。正常对照组有3例超过阳性阈值(约为4%)。
3 讨 论
3.1 80年代末,人们曾以APO-1及Fas分别进行报道,之后证实两者序列完全一致,是同一分子,故1993年国际白细 胞抗原分型会议正式将其命名为APO-1/Fas,属于TNF/NGF受体 超家族,在许多正常人的B、T细胞系及各种组织均可表达[5]。APO-1/Fas主要以膜受体形式存在,但突变的FasmRNA可使Fas蛋白的跨膜部分丢失,而不能在细胞膜上表达,以可溶性存在于血清中即sAPO-1/Fas,sAPO-1/Fas可与Fas配体结合但不能传递凋亡信号,而影响细胞凋亡的发生[6]。 3.2 在自身激活的T、B细胞清除过程中,细胞凋亡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免疫系统自身保持平衡和稳定的前题。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其特点是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新近研究表明,SLE自身抗体的产生可能与淋巴细胞凋亡功能紊乱有关[7],SLE患者吞噬 细胞功能降低,不能迅速吞噬凋亡小体,凋亡小体破裂后核小体释放入血,刺激机体产生诸 如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大量自身抗体[6]。目前国内外有少数关于sAPO-1/ Fas的报道,但结果不太一致[6],我们通过对较大样本的SLE患者血清sAPO-1/Fas 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SLE患者血清sAPO-1/Fas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表明sAPO-1/Fas 参与了SLE的发病。 活动期和稳定期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间sAPO-1/Fas水平无明显差异,动态测定结果表明, 血清sAPO-1/Fas与SLE的临床轻、重程度及是否合并感染之间无明显关系。
作者单位:030009 太原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张开明、尹兴平、唱文娟),内科(郭志杰);长 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董峰)
参考文献
1 张开明,尹兴平,周敏,等.sCD23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检测.中华微生物学和免 疫学杂志,1999,19:250-252 2[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50岁以上住院病人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状腺功能检验结果与临床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