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内科论文 >> 正文  

类风湿关节炎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在其他部位则呈弱杂交信号或检测不出杂交信号,tPA mRNA则未表现出这种分布上的差异, 这进一步支持了在RA中参与软骨和骨基质降解的主要是uPA,而不是tPA。1998年Busso等 [9]进一步用大鼠作为模型在体内证实了uPA在大鼠炎性关节软骨和骨基质蛋白的降解 中起重要作用。至于在RA滑膜组织处uPA和PAI的含量均增高,可能与其细胞表面的uPAR协同 上调有关。
  Brommer等[10]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了36例RA患者滑液和血液中uPA、tPA及PAI 的蛋白含量,同时以13例钝性膝损伤者膝关节滑液和17名健康志愿者血浆作对照。结果发现 :同一患者滑液中uPA抗原含量分别高于其自身血浆水平3倍和健康志愿者4倍,tPA抗原含量 却均低于其血浆和健康志愿者4倍,滑液中PAI活性也比自身血浆中PAI活性增高4倍;RA患者 滑液与钝性膝损伤者滑液相比,其uPA和PAI抗原含量均显著增高(P<0.001),tPA抗原 含量无明显差别,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滑液中uPA抗原活性的增高与临床上RA的病情严重性密 切相关。还有作者发现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RA患者滑液中uPA活性高于类风湿因子阴性者, 并且uPA水平的高低与临床RA病情活动性和放射线表现相平行[11]。进一步支持了u PA参与了关节软骨和骨的降解作用。

3 uPA在RA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尽管现有治疗RA的各种方法能够缓解部分RA患者的病情,但是,不仅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弄 清楚,而且仍难以控制RA患者软骨和骨的破坏。为此,人们一方面正在试图弄清现有治疗RA 的各类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和作用途径,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帮助;另一方面还在不断 地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由于uPA系统在RA软骨和骨基质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从基因水平阻断uPA系统达到治疗RA的目的已被许多研究者所青睐,长期以来许多学者 在这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在uPA诱发关节软骨和骨基质降解过程中,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l-1、PAl-2均能与uPA R结合的uPA作用,抑制其启动纤溶系统,调节uPA的活性。uPA的突变体[12]、uPA 的ATF段[13]等都能置换uPAR上的uPA,竞争性地抑制uPA的活性。因此,uPA/uPAR 系统拮抗剂的研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Kikuchi等[14]将uPA的抑制剂尿型胰蛋 白酶注射到RA患者的关节腔内,uPA的活性被明显抑制后,RA患者的关节症状也得到了显著 改善。Ronday等[15]利用能够分泌uPA的细胞和能够表达uPAR的细胞共同培养,结 果发现细胞外基质降解作用明显增加,同时还发现抗uPA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RA软骨和骨 基质的降解;将uPA的完全性抑制剂苏拉明或uPA的氨基酸末端片段ATF与uPAR结合后,明显 抑制了RA中软骨和骨基质的降解。说明,有效的拮抗剂或许能够控制uPA介导的局限性纤溶 ,抑制RA软骨和骨基质的降解,为临床治疗RA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华夏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学术会议纪要
    第九届亚太风湿病学学会联盟大会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纪
    血浆置换疗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抗心瓣膜蛋白抗体在风湿性心瓣膜炎中的
    上海市五角场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流行病
    酶免疫斑点法检测心肌抗体结合吸附试验
    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上海地区汉族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结核性风湿症误诊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68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